
謂命運困厄乖舛。 唐 白居易 《初入峽有感》詩:“況吾時與命,蹇舛不足恃。”
"蹇舛"是一個典型的文言雅詞,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主要見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論述中。其含義可從單字本義與複合詞義兩個層面解析:
蹇 (jiǎn)
來源:《漢語大字典》(中華書局,2010年)第6卷,頁3962。
舛 (chuǎn)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第5版)頁68。
"蹇舛"為同義複合詞,強調命運坎坷、時運不濟,具體包含三層内涵: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年)第10卷,頁316。
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唐昭宗》:"蹇舛之運,君子所無可如何也。"(指時局不可逆轉的衰頹)
來源:《曆代典故辭典》(作家出版社,2003年)頁521。
該詞適用于:
來源:北京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詞彙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頁2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雖未收錄"蹇舛",但"蹇"與"舛"的獨立詞條均标注其文言屬性,印證該詞的古典色彩。建議使用者結合具體語境甄選,以保持表達的準确性。
“蹇舛”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jiǎn chuǎn,由“蹇”和“舛”兩個語素組成。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此詞最早見于唐代白居易的《初入峽有感》:“況吾時與命,蹇舛不足恃。”。詩句中,白居易以“蹇舛”自歎命運多舛,表達對人生際遇的無奈。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側重“行動困難”的字面義,但主流解釋更偏重“命運困厄”的抽象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罷出擺說八铢錢崩潰彪蒙避暴彼各禀複布車橙絲道牀獨軌鐵路飛奔風乾風羽附義更版好心辦壞事家把什噭咷接伴巀嶭己知鬎疬兩合公司兩唐淩窘瀝述輪铎輪蹄馬化慢言毛毛枚别彌蔓拗性平公立貧官披頭蓋腦遷進趫敏欺心趨參升統聖蛻攝性俗材淘炊踏竹馬團圓晚會誣滅小夥笑加加小婿寫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