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grand larcenist;arch-embezzler]∶盜竊財物衆多或盜竊活動猖獗的人
(2) [usurper]∶指竊國篡位者,非法奪取最高權力者
(1).盜竊財物衆多或進行盜竊活動猖獗的人。《莊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呂氏春秋·孟夏》:“ 顔涿聚 , 梁父 之大盜也,學於 孔子 。”
(2).指大強盜。《綠野仙蹤》第八回:“ 仲彥 道:‘弟係緑林中一大盜也。’”
(3).指竊國篡位者。《後漢書·光武帝紀贊》:“炎正中微,大盜移國。” 李賢 注:“大盜謂 王莽 篡位也。” 唐 李白 《天長節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我 高祖 創業, 太宗 成之,三後繼統,王猷如一。大盜間起, 開元 中興。力倍造化,功包天地。” 王琦 注:“大盜指 韋武 諸賊臣,以其謀危宗社,故曰大盜。”
“大盜”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綜合了多來源的權威釋義及用法:
基本含義
指盜竊財物數量龐大或犯罪活動猖獗的罪犯。例如《後漢書》中提到的“大盜移國”即用此義()。
延伸釋義
文化語境與示例
該詞可用于文學或口語中,例如造句“我愛你,甚至願陪你當鴛鴦大盜”(),體現誇張的情感表達。此外,網絡遊戲中“大盜”也被用作怪物名稱(),但此屬特定場景引申義。
近義詞與關聯詞
“巨盜”是近義詞,強調盜賊的強大或危害性()。而“竊國者”則側重政治層面的非法奪權。
總結來看,“大盜”既可指具體犯罪行為,也可引申至政治、文化領域,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探究例句或曆史典故,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具體網頁。
大盜是指具有高超技巧和冒險精神的盜竊犯人。他們通常精于使用巧妙的方法和技巧來竊取貴重物品。大盜的行為被視為違法犯罪,對社會造成了負面影響。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盜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大(部首:大)和盜(部首:皿,筆畫:11)。大表示大小、重要,盜表示竊取、偷竊。
來源大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盜這個字代表了偷竊行為,而大則表明了盜竊的重要或規模較大。
繁體在繁體字中,大盜這個詞的拼寫和意思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大盜這個詞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些差異,但其意思和拼寫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1. 那個大盜運用了高超的技巧進入博物館并偷走了幾件珍貴的藝術品。
2. 警方成功捕捉到了一名以大盜自稱的犯人,終于将他繩之以法。
組詞大盜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短語和詞組,例如:
1. 大盜團夥
2. 頂級大盜
3. 大盜技巧
4. 大盜傳奇
近義詞大盜的近義詞包括:盜賊、竊賊、賊人。
反義詞大盜的反義詞可以是正直、誠實、守法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