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牋的意思、金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牋的解釋

亦作“ 金箋 ”。供寫信題辭等用的精美的灑金紙張。 唐 王涯 《宮詞》之八:“傳索金牋題寵號,鐙前禦筆與親書。” 宋 蘇轼 《孫莘老寄墨》詩之一:“金牋灑飛白,瑞霧縈長虹。”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内大臣 明珠 之稱壽也, 崑山 徐司寇 以金箋立幅請於先生,欲得一詩侑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金牋”中的“牋”是“箋”的異體字,因此“金牋”即“金箋”,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材質與形式
    指用金粉裝飾或含有金箔的紙張,常見于古代貴重文書、書畫創作。這種紙張質地精良,表面帶有金色紋飾或光澤,多用于宮廷、貴族或宗教場合。

  2. 曆史用途

    • 文書領域:唐代宮廷文書、宋代官方诰命常使用金箋,以示尊貴。
    • 藝術創作:明清時期畫家喜用金箋作畫,尤其在工筆重彩或佛教題材中,金色背景能增強畫面華貴感(如明代仇英的金箋山水畫)。
  3. 文學象征
    詩詞中常以“金箋”比喻珍貴文稿,如宋代文人互贈詩作時,會用金箋書寫以表敬意,類似現代精裝禮品。

  4. 現代延伸
    當代傳統工藝複興中,金箋紙仍用于書法、仿古畫修複及高端禮品制作,部分非遺技藝保留其制作方法。

若需具體曆史文獻或文物例證,建議查閱《中國造紙史》《文房四寶考》等專著,或參考故宮博物院藏金箋書畫實物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金牋的意思

金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以金子作為文房四寶的筆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牋的部首是金(jīn),總筆畫數是16畫。

來源和繁體

金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是先秦時期的漢字。在繁體字中,金牋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寫法有所不同,金牋在古代寫法中的形狀可能略有差異,但仍然保持了金和牋兩個部分。

例句

筆底金牋閃閃生光。

組詞

金戈鐵馬、金石之交、金玉滿堂等。

近義詞

金筆、金鉛筆、金銀筆等。

反義詞

木牋、竹牋、紙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