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虎珀的意思、虎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虎珀的解釋

見“ 虎魄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虎珀(hǔ pò)是漢語中對“琥珀”的古代異體寫法,現規範使用“琥珀”一詞。該詞源自古人對樹脂化石的認知,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詞源構成 “虎”指代老虎,源于早期先民觀察到部分琥珀内部包裹昆蟲或植物碎屑,形似猛獸威壓獵物的狀态;“珀”為形聲字,從玉白聲,表示其質地如玉、色澤通透的特征。《漢語大詞典》指出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用以描述“松脂入地所化之寶玉”。

  2. 核心釋義 特指地質作用下形成的樹脂化石,屬有機礦物,主要成分為碳、氫、氧構成的有機化合物。《辭海》将其定義為“古代松科植物樹脂埋藏地層中經石化作用的産物”,具有蠟黃至紅褐色透明或半透明特征。

  3. 文化衍義 古人賦予其雙重象征:一為“虎魄”通靈之說,《本草綱目》記載其“安五髒、定魂魄”的藥用價值;二作禮器與裝飾品,《周禮·春官》提及“虎珀”為諸侯朝觐所用禮器材質之一。

  4. 現代規範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該詞已統稱為“琥珀”,“虎珀”作為曆史異形詞僅見于古籍或特定方言表述,當代學術及日常用語中建議使用規範寫法。

  5. 科學屬性 礦物學角度歸屬為非晶質體,摩氏硬度2-2.5,密度1.05-1.10g/cm³,燃燒散發松香氣味。《中國礦物志》補充其形成需經曆200萬-3.6億年的地質作用,主要産自新生代岩層。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虎珀”的含義,綜合不同來源信息可總結為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1. 琥珀的别稱
    虎珀是“琥珀”的古代異寫形式,指樹脂化石。

    • 形成:數千萬年前的樹脂埋藏地下,經化學變化形成的有機礦物,分子式約$C{10}H{16}O$。
    • 特征:表面有樹脂流動紋路,内含氣泡或古生物碎屑,質地嬌脆,怕高溫、暴曬和酒精。
    • 用途:可入藥或制作裝飾品,中國古代稱“虎魄”,寓意虎之魂。
  2. 形容威猛的成語
    現代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由“虎”(象征兇猛)和“珀”(古代兵器)組成,形容人或事物強悍、充滿戰鬥力。

    • 示例:多用于贊美運動員的拼搏精神或軍隊的威武形象。

其他争議或新興解釋:

建議:若需學術引用,建議以“琥珀”相關釋義(第一類)為準,成語用法多見于網絡或部分現代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敗遁卑位弁服不得哥兒們才德兼備財施昌庭誠懸馳獵怆怛達惠啖蔗盜殺帝籙短陌放辟淫侈發嚴飛價馮馮翼翼風令風禽附勢貢瑞還來紅頭籤黃花魚酒樹腳色狀隽發扣絃款服寬令袴管林海音馬齒徒長麪包冥慶靡冗凝華鷗鹭忘機貧塉錢塘湖前知窮措大群會乳齒少偶生花沈練濕乎乎,濕呼呼時移勢遷霜禾孀節舜英台遣使苕遞同廁推濤作浪屠刲蟹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