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節。《後漢書·張酺傳》:“﹝ 酺 父﹞嘗來候 酺 ,適會歲節,公卿罷朝,俱詣 酺 府奉酒上壽。”《宋書·謝方明傳》:“從兄 混 有重名,唯歲節朝宗而已。”《剪燈新話·秋香亭記》:“每歲節伏臘,僅以兄妹禮見於中堂而已。”
(2).歲月。 宋 朱淑貞 《舟行即事》詩之七:“歲節将殘惱悶懷,庭闈獻壽阻傳盃。”
“歲節”是漢語中的傳統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年節(特定節日)
指一年中重要的節慶,如春節或其他傳統節日。例如:
歲月(時間的流逝)
泛指時間的推移或光陰。如宋代朱淑貞詩句“歲節将殘惱悶懷”,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剪燈新話》等文獻原文。
歲節,指年歲更疊的季節,也可指節氣的變化。它是一個文化概念,是人們對時間流轉的感知和認知,代表着歲月的循環和變遷。
歲字的部首是欠,總筆畫數為13。
歲字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的古代寫法象征了年齡增長,後來衍生為表示時間、年歲的意思。
歲字的繁體是歲字。
在古代,歲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一種寫法是用彡代替了今天的欠,并且年字在歲上面,表示時間的累積。另一種寫法則是用歲上面的一豎延伸,像一個老人的姿态,表示年事已高。
1. 在歲節之際,家人團聚、親朋好友互道問安。
2. 每逢歲節,人們都會慶祝新年的到來。
歲月、歲月靜好、歲月如歌、歲月無情、歲月蹉跎
年節、年華、年華似水
永恒、長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