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league] 官職相同的人
僚友稱其弟也。——《禮記·曲禮上》
(1).同官的人。《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 鄭玄 注:“僚友,官同者。執友,志同者。”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濁揚清,師範僚友。”《水浒傳》第三三回:“那知府複姓 慕容 ,雙名 彥達 ,是今上 徽宗 天子 慕容 貴妃之兄,倚托妹子的勢要,在 青州 橫行,殘害良民,欺罔僚友,無所不為。” 林淡秋 《馬逢伯》:“尤其大旅館的老闆和老茶房,他隨時能在腦子裡描出他們的音容笑貌,叫出他們的名字,象對于最熟悉的上峰和僚友一樣。”
(2).官屬;僚屬。《新唐書·孫伏加傳》:“今皇太子諸王左右執事,不可不擇……汎觀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亂之。願選賢才,澄僚友之選。”《新唐書·柳澤傳》:“今儲宮肇建,王府復啟,願采溫良、博聞、恭儉、忠鯁者為之僚友,乃請東宮置拾遺、補闕,使朝夕講論,出入侍從。”
“僚友”是中國古代對特定人際關系的稱謂,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指官職相同的人,即在同一官署任職的官員,屬于同僚關系。例如《禮記·曲禮上》提到“僚友稱其弟也”,鄭玄注:“僚友,官同者”(、)。
同僚共事者
漢代鄭玄在《戒子益恩書》中提及“顯譽成于僚友”,強調同僚間的合作與評價。
官署下屬或僚屬
《新唐書·柳澤傳》記載,僚友也可指代官署中的下屬,如“願采溫良、博聞者為之僚友”,強調選才标準(、)。
現代語境中,“僚友”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可類比為“同事”或“工作夥伴”。需注意其古典語義更側重官職對等性,與當代職場關系存在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新唐書》等典籍原文(綜合-3)。
《僚友》這個詞在漢語中指的是官員之間的朋友關系,尤指相互間互相支持、合作和相互信任的關系。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公務場合中的同僚或同事之間的友誼。
《僚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人字旁和句字旁。其中,人字旁代表人,句字旁代表語言、談話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為11。
《僚友》一詞起源于古代漢語,在古代時期已有使用。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官僚”的朋友,指的是官員之間的友情、合作關系。
《僚友》這個詞的繁體字為「僚友」。
在古代時期,漢字《僚友》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由于漢字的演變和變體,具體的古代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1. 新上任的市長和省長是多年的僚友。
2. 他的職位使他能結交很多高級官員,他與他們成為了親密的僚友。
1. 同僚:指在同一個單位工作的人員。
2. 友誼:指朋友間的關系或友好的感情。
3. 夥伴:指一起進行某項活動或者工作的人。
近義詞可以從詞義、用法或表達的意思等方面與詞做比較,傳達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僚友》的近義詞可以是“朋友、同事、夥伴、同僚”。
反義詞是與詞語意義相反的詞語。與《僚友》相反的詞可以是“敵人、對手”等,表示不友好或敵對的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