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僚友的意思、僚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僚友的解釋

[colleague] 官職相同的人

僚友稱其弟也。——《禮記·曲禮上》

詳細解釋

(1).同官的人。《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閭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 鄭玄 注:“僚友,官同者。執友,志同者。”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濁揚清,師範僚友。”《水浒傳》第三三回:“那知府複姓 慕容 ,雙名 彥達 ,是今上 徽宗 天子 慕容 貴妃之兄,倚托妹子的勢要,在 青州 橫行,殘害良民,欺罔僚友,無所不為。” 林淡秋 《馬逢伯》:“尤其大旅館的老闆和老茶房,他隨時能在腦子裡描出他們的音容笑貌,叫出他們的名字,象對于最熟悉的上峰和僚友一樣。”

(2).官屬;僚屬。《新唐書·孫伏加傳》:“今皇太子諸王左右執事,不可不擇……汎觀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亂之。願選賢才,澄僚友之選。”《新唐書·柳澤傳》:“今儲宮肇建,王府復啟,願采溫良、博聞、恭儉、忠鯁者為之僚友,乃請東宮置拾遺、補闕,使朝夕講論,出入侍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僚友"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僚"和"友"組成,其核心含義指在同一官署任職的官吏之間互為朋友的關系,強調既是同僚又是朋友的雙重身份。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同僚兼朋友:指在同一官府、機構或部門中共事的官員或同事,他們之間不僅存在職務上的協作關系,還建立了私人間的友誼。
    • 來源依據:此釋義是《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的核心解釋。例如《漢語大詞典》明确将"僚友"定義為"同官或同僚的人"。
  2. 語義解析:

    • 僚:本義指官吏、官員,引申為在同一官署任職的人,即同僚、同事。
    • 友: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 組合義:"僚友"将"僚"(工作關系)與"友"(私人情誼)結合,特指因工作關系而相識、共事,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朋友情誼的人。它不同于單純的"同僚"(僅指工作關系)或單純的"朋友"(可能無工作交集)。
  3. 曆史淵源與用法:

    • 古代典籍:"僚友"一詞古已有之,常見于古籍。如:
      • 《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故州闾鄉黨稱其孝也,兄弟親戚稱其慈也,僚友稱其弟也,執友稱其仁也,交遊稱其信也。" 鄭玄注:"僚友,同官者。" 這裡"僚友"即指同僚。
      • 《宋史·卷三百八十六·列傳第一百四十五》記載金安節事迹:"(金安節)與秦桧忤,去...桧死,起知饒州,移荊南...在朝遇事敢言,與張闡并稱'二老'。為吏部侍郎,時選人詣曹改秩,吏倚為市,毫毛不中節,必巧生沮閡,須賂饷滿欲乃止。安節一切以法裁之,吏告且乏事,安節曰:'後當省者省之。'吏不能欺。嘗曰:'治官事當如家事,惜官物當如己物。方今國計窘匮,吾侪可恣取乎?'僚友服其清。" 此處的"僚友"即指金安節的同僚們。
    • 傳統語境:在古代官僚體系中,"僚友"關系是維系官場人際關系的重要紐帶,強調同僚之間應互相尊重、和睦相處、講求信義。
  4. 現代用法:

    • 雖然現代漢語中"僚友"的使用頻率不如"同事"、"同僚"高,但它仍然是一個規範的書面語詞彙。
    • 其含義可擴展至現代的各種組織、機構(如公司、學校、事業單位等)中,指在同一單位或部門工作,且彼此建立了朋友關系的同事。
    • 使用時通常帶有一定的正式或文雅色彩。
    • 來源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等現代辭書也收錄了該詞,釋義基本沿襲古義,指"同一官署任職的官吏"或"泛指同事"。

"僚友"一詞精準地描述了因共同工作關系而結成的朋友情誼,它融合了職務關聯與私人交往的雙重屬性。其核心釋義源自古代官場,指同官署的官吏兼朋友,并沿用至今,可泛指建立了朋友關系的同事。該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職場人際關系的重視,強調同事間應和睦、互助、守信。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僚友”是中國古代對特定人際關系的稱謂,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核心定義

指官職相同的人,即在同一官署任職的官員,屬于同僚關系。例如《禮記·曲禮上》提到“僚友稱其弟也”,鄭玄注:“僚友,官同者”(、)。

二、詞義擴展

  1. 同僚共事者
    漢代鄭玄在《戒子益恩書》中提及“顯譽成于僚友”,強調同僚間的合作與評價。

  2. 官署下屬或僚屬
    《新唐書·柳澤傳》記載,僚友也可指代官署中的下屬,如“願采溫良、博聞者為之僚友”,強調選才标準(、)。

三、用法特點

四、現代關聯

現代語境中,“僚友”一詞已較少使用,但可類比為“同事”或“工作夥伴”。需注意其古典語義更側重官職對等性,與當代職場關系存在差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新唐書》等典籍原文(綜合-3)。

别人正在浏覽...

卑谄北房被筒别義币籍兵仗碧簪撐刺蟲蝕蹉雹大貉小貉定理惡貫久盈飛花幹管厚載花不愣登畫地爲牢回殘笳笛尖冷鞬子箭镞咭咭刮刮金玉滿堂戟手季孫疾言拘蔽哭笑不得疠痎論亢僇市氓俗綿帛明白人名單内宰相怒蛙彭家珍品級跷毬權知府人月圓柔然申威手分霜海順風而呼缌麻算卦酥籤跳竈王讬家托坐五猖下挫蟹火邪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