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存録的意思、存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存録的解釋

(1).存恤錄用。《後漢書·李燮傳》:“十餘年閒, 梁冀 既誅而災眚屢見。明年,史官上言宜有赦令,又當存録大臣冤死者子孫。”《三國志·蜀志·劉璋傳》:“ 璋 復遣别駕 張松 詣 曹公 , 曹公 時已定 荊州 ,走 先主 ,不復存録 松 , 松 以此怨。”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聖慈憐愍,遂垂存録。”

(2).收錄、載錄。《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 亮 毗佐危國,負阻不賓,然猶存録其言,恥善有遺,誠是大 晉 光明至德,澤被無疆,自古以來,未之有倫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存録”是“存錄”的異體寫法,二者含義相通。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存錄”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保存與記載

    指對文字、事件、人物等信息進行收錄和留存。《後漢書·卷五十二》記載:“會終坐事被徵,恢詣阙請之,诏原之,恢由是顯名。朝廷重其文,常存錄之。”此處的“存錄”即指朝廷對重要文獻的保存與傳世。

  2. 關懷與任用

    古代多用于君主對臣民的體恤或提拔。《三國志·蜀書·劉焉傳》注引《益部耆舊傳》提到:“董扶褒重士人,存錄孤蔑。”此處強調對弱勢群體的關照與任用。

現代漢語中,“存錄”一詞多用于書面語境,例如學術研究強調“存錄原始資料”,或公文表述“存錄檔案備查”。該詞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被标注為“書面語”,需注意使用場景的正式性。

網絡擴展解釋

“存録”是漢語古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存恤錄用

指對人才或受冤者進行撫恤并任用,常見于古代政治或赦免政策中。例如:

二、收錄、載錄

指對言論、文獻等進行記錄保存。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其核心意義均圍繞“保存”和“重視”展開,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别腳碧油幢不住倡婦純麗詞格麤穢存身存雄蟺緒等離子體點呼藩表方頤服信光音天瓜牛貴圉滾木還言豪俊橫談蟪蛄火柱借春借古諷今界行亟墨矜侉進項奇數就和居業開詞刻日疴癢連錢骢馬嚼馬騾莫邪募選飄花撲虎兒乾沐浴清孱氣志私潤松齋俗罵同官痌瘝退聘望塵奔潰喔咿嚅唲霞觥香案吏湘山祠先古枭棊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