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dd number] 不能被2整除的數
(1).謂出敵不意的戰術。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膑兵法·奇正》:“分之以奇數,制之以五行。” 宋 王禹偁 《大閱賦》:“出遊兵以定兩端,握奇數而制四面。”
(2).指星相蔔祝之術。《後漢書·王昌傳》:“時 趙繆王 子 林 好奇數,任俠于 趙 魏 閒,多通豪猾,而 郎 與之親善。”
(3).猶奇計,奇謀。《三國志·吳志·薛綜傳》:“如但中人,近守常法,無奇數異術者,則羣惡日滋,久遠成害。”
單數。與偶數相對。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三篇:“ 吳敬梓 著作皆奇數,故《儒林外史》亦一例,為五十五回。”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三:“老師說:‘你們都知道偶數和奇數,也都知道素數和合數。我們小學三年級就教這些了。’”
奇數的漢語詞典釋義及文化解析
一、基礎釋義 奇數在漢語詞典中被定義為“不能被2整除的整數”,如1、3、5等。《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指出,奇數在數學中屬于整數分類的基本概念,其對立概念為“偶數”。這類數在自然數中呈現交替排列的特征,例如“一、三、五、七、九”等單數序列。
二、數學特性與分類 從數論角度,奇數可表示為( 2k+1 )(其中( k )為整數),這種形式化表達體現了其與偶數的本質區别。《數學辭海》強調,奇數在加減運算中遵循特定規律:奇數與奇數相加結果為偶數,奇數與偶數相加則保持奇數性質。
三、應用場景與文化内涵
四、語言學關聯 在漢字結構中,“奇”字本義為“特殊、罕見”,《說文解字》釋其字形“從大從可”,後衍生出“單數”含義,這種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與數學概念的跨領域關聯。
奇數是數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指在整數範圍内不能被2整除的數。具體來說:
定義
若一個整數除以2的餘數不為0,則稱它為奇數。例如:1、3、5、-7、-9等。與之相對的是偶數(能被2整除的數)。
符號表示
奇數通常可表示為 (2k+1) 或 (2k-1),其中 (k) 是任意整數。例如:
性質
常見誤區
應用場景:奇數在數論、編程(如判斷奇偶性)、日常統計(如單雙號限行)中均有廣泛用途。如需深入數學證明或擴展知識,建議參考數學教材或百科類資料。
安素暴悖悖惡編刬猵狙屏棄拆忙月敕答觸緒當家蕩飏登得對偶恩宥發憤圖強賦籍稾定咣啷固密黑精紅紅火火歡叫環聽禁害斤節錦衣咎責饑疫钜室開眼界淚華鱗鱗理生名姝磨快内行廠破謎兒遣詞造句七腳八手輕煗區署山善毀霜虀睡卿四八淘渲梯橙偷閑躲靜屯紮歪撇衛道逶媠蚊力穩受歍歑無所施其技嗚嗚咽咽誣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