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存録的意思、存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存録的解释

(1).存恤录用。《后汉书·李燮传》:“十餘年閒, 梁冀 既诛而灾眚屡见。明年,史官上言宜有赦令,又当存録大臣冤死者子孙。”《三国志·蜀志·刘璋传》:“ 璋 復遣别驾 张松 诣 曹公 , 曹公 时已定 荆州 ,走 先主 ,不復存録 松 , 松 以此怨。”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圣慈怜愍,遂垂存録。”

(2).收录、载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 亮 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録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 晋 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之有伦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存録”是“存录”的异体写法,二者含义相通。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存录”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1. 保存与记载

    指对文字、事件、人物等信息进行收录和留存。《后汉书·卷五十二》记载:“会终坐事被徵,恢诣阙请之,诏原之,恢由是显名。朝廷重其文,常存录之。”此处的“存录”即指朝廷对重要文献的保存与传世。

  2. 关怀与任用

    古代多用于君主对臣民的体恤或提拔。《三国志·蜀书·刘焉传》注引《益部耆旧传》提到:“董扶褒重士人,存录孤蔑。”此处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与任用。

现代汉语中,“存录”一词多用于书面语境,例如学术研究强调“存录原始资料”,或公文表述“存录档案备查”。该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被标注为“书面语”,需注意使用场景的正式性。

网络扩展解释

“存録”是汉语古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存恤录用

指对人才或受冤者进行抚恤并任用,常见于古代政治或赦免政策中。例如:

二、收录、载录

指对言论、文献等进行记录保存。例如:

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核心意义均围绕“保存”和“重视”展开,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白术遍布宾榻驳斥哺坊材秀残羹冷炙草靸昌黎冲流出荡打降动中窾要短器械犯由榜飞来峰冯雪峰凤烛分解关阂诡髻孤卿翰墨林画荻豁虎跳贱降交飞积毁销骨客坐髡釱库希特人拉钩畾落脸黄肌瘦遴汰论籑民间文学牧相排灌刨治敲冰纸权厝全职鋭厉蛇穿适俗遂赏台中铁轨廷寄头明退遁违灭无常五谷囊午炮无畏施肖化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