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頤的意思、方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頤的解釋

方形的面頰。古人以為貴相。《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時 權 年十五”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權 生,方頤大口,目有精光。 堅 異之,以為有貴象。”《南史·梁紀下·簡文帝》:“﹝帝﹞器宇寬弘,未嘗見喜愠色,尊嚴若神,方頤豐下,鬚鬢如畫。”《南史·梁紀下·樂藹傳》:“﹝ 藹 ﹞方頤隆準,舉動醖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頤”一詞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詞義

  1. 本義
    指“方形的面頰”,屬于古代相術用語,被認為是顯貴之相。例如《三國志》注引《江表傳》記載孫權“方頤大口,目有精光”,被其父孫堅視為有帝王之相。

  2. 引申用法
    在文學作品中可形容人儀态端莊,如《南史》描述梁簡文帝“方頤豐下,須鬓如畫”,突出其威嚴氣度。

二、其他含義

作為人名,指近代曆史人物方頤(1895-1956),字仲吾,曾擔任國民革命軍炮兵指揮官等職。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頤是指一個人臉形美好、五官勻稱的樣子。該詞的拆分部首是方和頤,方的拆分部首是丶,筆畫數為 4,頤的拆分部首是京,筆畫數為 11。方頤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帝王對于臣子的美譽,原本是專指皇帝的顔容儀态,後來逐漸泛指人們對任何人面貌美麗而勻稱的稱呼。方頤在繁體字中寫作方頤。古時候,方頤的漢字寫法和現代基本相同。一些例句包括:“她的方頤令人驚豔”和“他年輕時擁有一副方頤”。與方頤相關的組詞有“方颏”、“頤指氣使”,近義詞有“端莊”、“秀麗”,反義詞有“丑陋”、“不協調”。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