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朞的意思、大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朞的解釋

一周年。《太平廣記》卷一六○引 唐 無名氏《異聞錄·秀師言記》:“ 李 憫然曰:‘餘有妻喪,已大朞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朞是漢語中的曆史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及禮制背景進行考釋:

一、詞義解析

  1. “朞”為“期”的異體字

    “朞”音同“期”(jī),《說文解字》釋為“複其時也”,本義指周期、時限。在喪服制度中特指服喪的固定時長(如《儀禮·喪服》鄭玄注:“朞,猶周也”)。

  2. “大朞”指“大功九月之喪”

    古代喪服分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大功”服制為第三等,服期九個月,故稱“大朞”。如清代胡培翚《儀禮正義》雲:“大功九月曰大朞,小功五月曰小朞。”

二、文獻依據

  1. 《儀禮·喪服》

    明确記載大功服制分“九月”與“七月”兩類,其中“九月”為正統大功服期(如為堂兄弟服喪),是“大朞”的核心所指。

  2. 《禮記·喪服小記》

    鄭玄注:“大功以下,日月有朞。”孔穎達疏進一步說明:“大功言朞,謂九月、七月也。”印證“朞”與服喪周期的關聯。

  3. 清代禮學家考證

    胡培翚在《儀禮正義》中系統梳理:“朞本周年之稱,然喪服大功九月亦通謂之朞。”指出“大朞”實為對九個月喪期的特稱。

三、現代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大朞”詞條,釋為:“古代喪服大功九月。朞,周年。大功之服,本為九月,非周年,但亦通稱大朞。”強調其詞義源于禮制通稱現象。


參考文獻來源:

  1. 中華經典古籍庫《儀禮·喪服》
  2. 漢典網《禮記·喪服小記》注疏
  3. 國學大師網《儀禮正義》卷二十七(清·胡培翚)
  4.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2冊第1423頁

網絡擴展解釋

“大朞”一詞可能因字形相近或輸入偏差存在疑問。結合現有資料分析:

  1. 若原詞為“大蠭”(dà fēng):

    • 該詞出自《山海經·海内北經》,描述為“形狀像蜂的大型昆蟲”,《楚辭·招魂》中“玄蜂若壺”也指黑色巨蜂。
    • 古代文獻中“蠭”為“蜂”的異體字,特指毒性猛烈的蜂類。
  2. 若确為“大朞”(dà jī):

    • “朞”是“期”的古字,《說文解字》注“朞,周年也”,如《尚書》中“朞三百有六旬”指一年周期。
    • 可引申為重大時間節點,如《史記》有“諸侯朞會”表示諸侯定期朝會。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僅涉及“大蠭”,未直接提及“大朞”,建議: • 核對原文是否存在字形誤差 • 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指代對象 • 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獲取更準确釋義

(注:古文字中“朞”與“期”、“稘”互通,多與時間計量相關,而“蠭”則屬蟲部,需注意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

誖論并翼槎程騁辨侈肆螭頭柱猝猝戴德诋攻訂證冬候鳥煩緩樊檻婦家概括功力過橋抽闆蠱冶函轘黑白混淆橫暴黃牒蹇谔角酒急購積谷防饑雞廉津筏靜鎮近在咫尺揪采酒齡控禦哭嚎李郭仙舟買笑尋歡明暧篇帛青蟲棄書捐劍羣喙取贖戎昭勺狀軟骨畲客石郎霜夕豎起脊梁書術耥耙陶人町疃脫貨未雨綢缪文勝物方先端香胰子閑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