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人的意思、陶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人的解釋

(1).《周禮》官名,冬官之屬,掌陶器燒制。《周禮·考工記·陶人》:“陶人為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淮南子·精神訓》:“譬猶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為盆盎也,與其未離於地也無以異。” 高誘 注:“陶人,作瓦器之官也。”

(2).燒制陶器的匠人。《荀子·性惡》:“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故陶人埏埴而為器,然則器生於工人之僞,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楊倞 注:“陶人,瓦工也。”《屍子》卷上:“農夫比粟,商賈比財,烈士比義,是故監門、逆旅、農夫、陶人皆得與焉。”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 世宗 常令陶人應二十四氣,燒瓦二十四片,各題識其節氣。”

(3).即陶俑。《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初作 壽陵 。将作大匠 竇融 上言園陵廣袤,無慮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車茅馬,使後世之人不知其處。’”參見“ 陶俑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人”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一、古代官職名

指《周禮》中記載的官名,屬于冬官下屬,負責陶器燒制事務。如《周禮·考工記·陶人》記載:“陶人為甗(yǎn,古代炊具),實二鬴(fǔ,容量單位),厚半寸,脣寸。”說明其職能包括制定陶器規格标準。

二、制陶工匠

泛指從事陶器制作的匠人,多見于先秦文獻。如《荀子·性惡》中以“陶人埏埴(shān zhí,揉和黏土)而為器”比喻後天教化對人的塑造作用。考古發現如紅山文化陶人(距今5300年),其精湛工藝印證了古代陶匠的高超技藝。

三、陶制人俑

特指陪葬用的陶俑。如《後漢書》記載東漢帝王下葬時使用“陶人瓦器”,這類陶俑在考古中多有發現,如北齊騎馬俑、元代戴鞑帽陶人等,具有重要藝術與研究價值。

文化意義

紅山文化出土的整身陶人(高55厘米),被認定為中華文明5000年的重要實證。其盤坐握手的姿态、帶有“帽正”的冠飾,反映了當時社會等級制度及工藝傳承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人

陶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陶”和“人”兩個字組成。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陶人的解釋為“指能陶冶人情的人”。下面将詳細介紹陶人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陶人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其中“陶”部的部首是⼀(一)。陶人共有8個筆畫。

來源

陶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源自《尚書·周書·地官司徒懿文公》:“凡聰明成功者,必與陶人兮!”這裡用“陶人”形容能夠陶冶人情、培養人才的人。

繁體

陶人的繁體字為陶人。繁體字通常在一些傳統或文化保護較嚴格的地區使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陶人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例如,戰國時期的楚簡文字中,陶人的寫法為陶蔔人,表示通過陶冶之人對人進行預測或啟示。

例句

1. 他是一位富有智慧的陶人,能夠通過故事和講述來影響人的思考。

2. 這位老師是個偉大的陶人,他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學生。

組詞

組詞有:陶瓷、陶工、陶師、陶塑、陶冶等。

近義詞

陶人的近義詞包括:陶藝家、培養者、陶冶者。

反義詞

陶人的反義詞包括:糟蹋者、扭曲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