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朞的意思、大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朞的解释

一周年。《太平广记》卷一六○引 唐 无名氏《异闻录·秀师言记》:“ 李 悯然曰:‘余有妻丧,已大朞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朞是汉语中的历史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及礼制背景进行考释:

一、词义解析

  1. “朞”为“期”的异体字

    “朞”音同“期”(jī),《说文解字》释为“复其时也”,本义指周期、时限。在丧服制度中特指服丧的固定时长(如《仪礼·丧服》郑玄注:“朞,犹周也”)。

  2. “大朞”指“大功九月之丧”

    古代丧服分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大功”服制为第三等,服期九个月,故称“大朞”。如清代胡培翚《仪礼正义》云:“大功九月曰大朞,小功五月曰小朞。”

二、文献依据

  1. 《仪礼·丧服》

    明确记载大功服制分“九月”与“七月”两类,其中“九月”为正统大功服期(如为堂兄弟服丧),是“大朞”的核心所指。

  2. 《礼记·丧服小记》

    郑玄注:“大功以下,日月有朞。”孔颖达疏进一步说明:“大功言朞,谓九月、七月也。”印证“朞”与服丧周期的关联。

  3. 清代礼学家考证

    胡培翚在《仪礼正义》中系统梳理:“朞本周年之称,然丧服大功九月亦通谓之朞。”指出“大朞”实为对九个月丧期的特称。

三、现代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大朞”词条,释为:“古代丧服大功九月。朞,周年。大功之服,本为九月,非周年,但亦通称大朞。”强调其词义源于礼制通称现象。


参考文献来源:

  1. 中华经典古籍库《仪礼·丧服》
  2. 汉典网《礼记·丧服小记》注疏
  3. 国学大师网《仪礼正义》卷二十七(清·胡培翚)
  4.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2册第1423页

网络扩展解释

“大朞”一词可能因字形相近或输入偏差存在疑问。结合现有资料分析:

  1. 若原词为“大蠭”(dà fēng):

    • 该词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描述为“形状像蜂的大型昆虫”,《楚辞·招魂》中“玄蜂若壶”也指黑色巨蜂。
    • 古代文献中“蠭”为“蜂”的异体字,特指毒性猛烈的蜂类。
  2. 若确为“大朞”(dà jī):

    • “朞”是“期”的古字,《说文解字》注“朞,周年也”,如《尚书》中“朞三百有六旬”指一年周期。
    • 可引申为重大时间节点,如《史记》有“诸侯朞会”表示诸侯定期朝会。

由于当前搜索结果仅涉及“大蠭”,未直接提及“大朞”,建议: • 核对原文是否存在字形误差 • 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指代对象 • 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获取更准确释义

(注:古文字中“朞”与“期”、“稘”互通,多与时间计量相关,而“蠭”则属虫部,需注意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白龙鱼服白鲞半班半路被告举证制度毕亲婢壻不住子传业丛缪诞诡牒牒发立反光镜封狼奉召附掌纲条高烈革面河目海口恒教衡立合偶汇编简退教义借训酒麯空炁敛材两手空空良佐流垫妈巴子麦粞包面审冥庆没收煞摩娑石木然臬宪袢溽沛濊喷红飘忽品馔破国青镜勤辱求签区中生死永别瘮懔双七说得起睃见太孙顽顔五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