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恆輝 ”。
“恒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恒輝”相關聯,具體解釋如下:
在古籍中,“恒明”與“恒輝”互為異文,如《太平禦覽》引用時存在版本差異,但均指向長明燈的概念。現代漢語詞典(如查字典、滬江詞典)也延續了這一解釋。
在文學作品中常被用作意象,如簡媜的散文中用“永恒明見柔情”表達對情感的恒久期許,體現了詞彙的象征性延伸。
注:由于多個網頁(1、2、4、5、6、7)均指向相同解釋,此處綜合了高權威性來源的文獻證據。如需查看具體古籍原文,可參考《拾遺記》或《太平禦覽》。
恒明一詞意為常亮、始終明亮。形容光亮不滅或比喻才智出衆、聰明過人。
恒明的拆分部首是心(xīn)和日(rì),共有6筆。
恒明是一個由心和日組成的合成詞。心象征心靈、意志,日象征太陽、光明。合在一起表達了依靠内心力量,始終保持明亮的意思。
恒明在繁體字中仍然保持為「恒明」,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基本與現代相同,沒有太多的變化。恒明的寫法在古籍中一直延用至今。
1. 他的學業成績一向恒明,獲得了獎學金。
2. 這盞節能燈的光線非常恒明,照亮了整個房間。
1. 恒心:堅定不移的意志。
2. 恒久:永久不變。
3. 光明:明亮、光亮的意思。
1. 鑽研:專心緻志、不斷追求。
2. 明亮:光亮的、清晰的。
1. 黯淡:暗淡、不亮的。
2. 愚笨:愚蠢、不聰明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