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棘的意思、設棘的詳細解釋
設棘的解釋
設置障礙物,以加強警衛。語本《周禮·天官·掌舍》:“為壇壝宮棘門。”棘門,一說為材門,一說以戟為門。 鄭玄 注:“ 鄭司農 雲:‘棘門,以戟為門。’ 杜子春 雲:‘棘門,或為材門。’” 賈公彥 疏:“﹝材門﹞即是以材木為門也。”《舊五代史·周書·和凝傳》:“貢院舊例,放牓之日,設棘於門及閉院門,以防下第不逞者。”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親查閱》:“﹝監倉﹞四圍牆垣應增高者增高,應設棘者設棘。”
詞語分解
- 設的解釋 設 (設) è 布置,安排:設立。設置(a.設立;b.安裝)。設宴。 籌劃:設計。設法。 假使:假設。設或。設身處地。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 棘的解釋 棘 í 酸棗樹,莖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荊棘。棘手(喻事情難辦)。棘刺。棘針。 針形的刺:棘皮動物。 古同“戟”,兵器。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設棘”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語,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解釋
設棘指設置障礙物或布置警衛措施,常用于加強重要場所的防護。該詞的核心在于利用帶刺的植物(如荊棘)或兵器(如戟)形成屏障,以達到警戒或防禦的目的。
二、來源與考證
-
古籍溯源:
最早見于《周禮·天官·掌舍》記載的“為壇壝宮棘門”。其中“棘門”有兩種解釋:
- 材質說:以木材搭建門(“材門”);
- 兵器說:用戟(古代兵器)排列成門(“戟門”)。
漢代鄭玄在注釋中提到,鄭司農主張“戟門”,而杜子春則認為可能是“材門”。
-
演變與延伸:
後世逐漸将“棘”與帶刺的植物(如荊棘)關聯,引申為通過障礙物加強警戒。例如《舊五代史》記載,科舉放榜時會在貢院門外“設棘”,防止落榜者鬧事。
三、應用場景
- 禮儀場所:古代祭祀、典禮的場地周圍設棘,以示莊嚴并防止閑人闖入。
- 軍事防禦:用帶刺植物或兵器布設障礙,阻擋敵方進攻。
- 考試管理:如科舉時代在考場外設棘,維護秩序。
四、相關詞義辨析
- 荊棘:泛指帶刺灌木,常比喻艱險處境(如“披荊斬棘”)。
- 棘手:形容事情難辦,源自荊棘刺手的不適感。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設棘”不僅是一個具體的防衛措施,也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儀式、安全的高度重視。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可參考《周禮》及《舊五代史》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設棘(shè jí)一詞的意思是指設下陷阱或設置障礙來陷害或阻擋别人。設棘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戈(gē),共有13個筆畫。設棘一詞來源于《周禮·春官宗伯·大司馬》:“國有逐羚、設棘、宴野、看觌,示勇賢焉。”在繁體中寫作「設棘」。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較為繁瑣,但設棘的簡化字與現代寫法相似。據《廣韻》記載的《玉篇》古文中,設棘寫作「攝側」,其中的“攝”指設,而“側”指攔住。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即表示設下攔阻的陷阱。
以下是設棘一詞的例句:
1. 他設棘陷害了一位無辜的同事。
接下來是一些與設棘相關的詞語:
組詞:設局、陷阱、設伏、樹敵
近義詞:設置、布置、安排
反義詞:排障、拆除、開放
通過以上介紹,我相信你已經了解了設棘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