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靸袋的意思、靸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靸袋的解釋

盛弓箭的袋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靸袋(sǎ dài)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的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和傳統語境中,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釋:

一、基本釋義

指一種古代隨身攜帶的長條形布袋或皮袋,通常開口在中央,兩端可盛放錢物等小件物品。其形制類似褡裢或荷包,常搭于肩上或系于腰間,是古人出行時的便攜儲物工具。《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一種中間開口、兩端可裝錢物的長形袋子”。

二、結構與用途分析

  1. 形制特征

    靸袋由布料或皮革制成,呈長筒狀,中央開口,兩端封閉,形成兩個獨立的儲物空間。這種設計便于分類存放錢币、文書、雜物等,使用時多斜挎于肩或懸挂于腰際。

  2. 功能場景

    作為便攜儲物工具,常見于商旅、差役等流動人群。元代雜劇《李逵負荊》中“挎着靸袋”的描述,印證其用于攜帶零散物品的日常功能。

三、曆史文獻例證

  1. 《水浒傳》中的記載

    明代小說《水浒傳》第二回描寫史進“系一條鴉青縧,提一條靸袋”,反映其作為習武者隨身裝備的用途。

  2. 元代典章制度

    《元典章·戶部》提及官吏“懸帶靸袋”的規定,說明其在官方場合作為身份标識或公文容器的功能。

四、詞源與材質考辨

五、現代使用與演變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見,僅存于方言詞彙(如晉語區)及曆史題材文學作品中。其形制在民俗文物中可見遺存,部分傳統戲曲道具仍保留類似設計。


權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臧晉叔. 《元曲選·李逵負荊》. 中華書局, 1958.
  3. 施耐庵. 《水浒傳》(百回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7.
  4. 陳高華等點校. 《元典章》. 中華書局, 2011.
  5.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11.

網絡擴展解釋

“靸袋”是古代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靸袋(拼音:sǎ dài)指盛放弓箭的袋子,主要用于攜帶或收納弓箭類武器。其名稱由“靸”和“袋”兩部分構成:

二、結構與用法

三、相關延伸

  1. 文化背景:古代軍事或狩獵場景中,靸袋是弓箭手的隨身裝備,類似箭囊。
  2. 字義關聯:“靸”的動詞含義(穿鞋動作)與名詞含義(箭袋)可能通過“下垂、攜帶”的意象關聯。

四、注意事項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多見于古籍或方言。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字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坳垤謗沮半中間悲恚禀議邠壃攙兌稱意處分權出群拔萃淡冶德素地下郎非名奉拜府戶匄貣隔壁戲圪蛋格律詩公份兒工關撼天震地何所不有篲箒绛绡頭交線戲解冤極戒禁暴糾列铠扞空國之侯寬恕樂和和臉潮離本趣末力墨命诏木圖撚熄暖房平濟戗堤遷吏三弄神差鬼遣設象拾菜事權師心自是疏疏鉥心刿目死心眼探問五長無縫塔無所不作弦栝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