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雀的意思、鹑雀的詳細解釋
鹑雀的解釋
鹌鹑。其形體甚小似雀,故稱。《周禮·天官·司裘》“王乃行羽物” 漢 鄭玄 注:“此羽物小鳥鶉雀之屬,鷹所擊者。” 宋 劉斧 《青瑣高議後集·範敏》:“忽一禽觸馬首, 敏 急下馬捕而獲之。其大若鶉雀,且不識其名,乃置於僕懷中。”
詞語分解
- 鹑的解釋 鹑 (鶉) ú 〔鹌鹑〕見“ (鶉)鹌”。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 雀的解釋 雀 è 鳥類的一科,吃糧食粒和昆蟲。特指“麻雀”,泛指小鳥:雀躍(高興得像雀兒那樣跳躍)。雀盲(即“夜盲症”)。雀斑。雀噪(名聲宣揚,含貶義)。 雀 ā 〔雀子〕即“雀斑”。 雀 ǎ 義同(一),
網絡擴展解釋
“鹑雀”是古代對鹌鹑的别稱,因其體型小巧、外形似雀而得名。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鹑雀即鹌鹑,屬于雉科鳥類,體型較小,體長通常約20厘米,羽毛呈赤褐色并帶有暗黃條紋,常栖息于草地或農田。
-
詞源與文獻依據
- 漢代鄭玄在《周禮·天官·司裘》的注解中提到“此羽物小鳥鶉雀之屬”,說明鹑雀在古代被視為小型禽類,常被鷹隼捕食。
- 宋代劉斧的《青瑣高議後集·範敏》中記載“其大若鶉雀”,進一步印證了鹑雀體型小巧的特征。
-
形态與習性
鹌鹑雄鳥好鬥,肉與卵均可食用,味美。其名稱中的“雀”既指外形似麻雀等小型鳥類,也暗示其活動靈活的特點。
-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鹑雀”一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日常口語中更常用“鹌鹑”。
總結來看,“鹑雀”是結合形态特征與曆史文獻形成的名稱,既體現生物特性,也承載文化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鹑雀》一詞意思:表示小鳥。
拆分部首和筆畫:鹑(鹿+旬):部首鳥,筆畫12;雀(隹+欠):部首隹,筆畫22。
來源:《周易·系辭上》中有一句“鹑之奔奔,鹘之歸歸,女子有行,己無光”中的“鹑雀”一詞源自此。
繁體:鶉雀。
古時候漢字寫法:鶉雀。
例句:林中鹑雀鳴叫,給人帶來了甯靜與舒適的感覺。
組詞:鹑雀盛宴、鹑雀不如、鹑雀難尋。
近義詞:雀鳥、小鳥。
反義詞:鳳凰、孔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