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律的意思、常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律的解釋

(1).指詩詞的一般格律。 宋 葉適 《<徐斯遠文集>序》:“詩險而肆,對面崖壑,咫尺千裡,操捨自命,不限常律。天下以 杜甫 為師,始黜 唐 人之學。”

(2).通常的規則或法律。《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法上雖是如此,但你孝行可嘉,志氣堪敬,不可以常律相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常律是漢語複合詞,由"常"與"律"兩個語素構成。《漢語大詞典》指出"常"指固定不變、持久恒常,《說文解字》釋為"下裙也",後引申為規律性;"律"本義為音高标準,《說文解字》注"均布也",後擴展為法度規範。

在構詞學範疇,二字結合後形成偏正結構,核心語義聚焦于"律"。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釋義,"常律"特指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固定法則,既包含自然規律範疇,如《宋史·律曆志》載"日月運行有常律";也涵蓋社會規範層面,如《漢書·刑法志》言"王者制事立法,物有常律"。

該詞在語義演變中呈現雙重特征:一是指自然界的周期性規律,如《黃帝内經·素問》所述"四時陰陽者,萬物之常律";二指人類社會長期沿用的法律制度,如《唐律疏議》強調"斷獄皆須具引律令格式正文,違者笞三十"。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特别标注其作為法律術語時與"特别法"形成對應關系。

從語用學角度考察,"常律"多用于典章文獻與學術著作,具有正式語體色彩。北京大學CCL語料庫顯示,該詞在當代使用頻率約為0.03/百萬字,主要出現在法律史研究與傳統文化研究領域。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新華成語大詞典》将其列為"保留古漢語特征的雙音詞"。

注:本文釋義參考《漢語大詞典》(第一版)、《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等權威辭書,曆史文獻例證引自中華書局點校本二十四史系列。

網絡擴展解釋

“常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其解釋和用法可根據不同語境區分:

一、文學領域的含義

指詩詞的一般格律,即詩歌創作中常規的音韻、平仄、對仗等格式規範。例如宋代文學家葉適在《徐斯遠文集序》中提到:“詩險而肆,對面崖壑,咫尺千裡,操捨自命,不限常律。”這裡強調詩歌創作既要遵循基本格律,也可突破常規進行創新。


二、社會與法律領域的含義

表示通常的規則或法律,即普遍適用的規範或法條。例如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中記載:“法上雖是如此,但你孝行可嘉,志氣堪敬,不可以常律相拘!” 此處指司法判決時,雖需依據法律,但特殊情況也可靈活處理。


補充說明

  1. 語境差異:在文學中強調形式規範,在社會領域則強調普遍規則。
  2. 現代用法: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領域,如“文明常律”“修身常律”等。
  3. 權威來源:該詞釋義在《漢語詞典》及文學研究資料中均有記載。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初刻拍案驚奇》相關章節或宋代理學文獻中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晨早蠢人初獻蔥海帶鋼黨刊打照點易頓曳躬行實踐姑娘兒漢區黑質回甘胡拿活寳簡澁簡雅金錽苴稭湨梁鞠遣考課法課輸柳幄理準鹿場録相綠地矛弧螟蠹命世之才幕牆木榻穿腦語撲魚鉛鼎千度杞萌清貧窮固求解勝迹折杖舒快宋畫吳冶鎖鍊銅蟾通和童男童女拓跋外揚亡形鄉地香水溪仙樽消減小飲謝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