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律的意思、常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律的解釋

(1).指詩詞的一般格律。 宋 葉適 《<徐斯遠文集>序》:“詩險而肆,對面崖壑,咫尺千裡,操捨自命,不限常律。天下以 杜甫 為師,始黜 唐 人之學。”

(2).通常的規則或法律。《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法上雖是如此,但你孝行可嘉,志氣堪敬,不可以常律相拘!”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常律”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其解釋和用法可根據不同語境區分:

一、文學領域的含義

指詩詞的一般格律,即詩歌創作中常規的音韻、平仄、對仗等格式規範。例如宋代文學家葉適在《徐斯遠文集序》中提到:“詩險而肆,對面崖壑,咫尺千裡,操捨自命,不限常律。”這裡強調詩歌創作既要遵循基本格律,也可突破常規進行創新。


二、社會與法律領域的含義

表示通常的規則或法律,即普遍適用的規範或法條。例如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九中記載:“法上雖是如此,但你孝行可嘉,志氣堪敬,不可以常律相拘!” 此處指司法判決時,雖需依據法律,但特殊情況也可靈活處理。


補充說明

  1. 語境差異:在文學中強調形式規範,在社會領域則強調普遍規則。
  2. 現代用法: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領域,如“文明常律”“修身常律”等。
  3. 權威來源:該詞釋義在《漢語詞典》及文學研究資料中均有記載。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初刻拍案驚奇》相關章節或宋代理學文獻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常律(cháng lǜ)是什麼意思? 常律(cháng lǜ)是一個漢字詞組,常指常常、經常,律指法則、規律。常律合在一起指的是一種經常出現的規律或者法則。常律可以用來描述自然界中的現象、人們的行為以及事物的發展規律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常字的部首是巾,共有5個筆畫。律字的部首是彳,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常字最早的形狀為象形字,描繪了一個人站起來的形态,表示穩定不變。律字最早的形狀是一個人行走的樣子,表示一種有規律的動作。常律合在一起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經常按照某種規律行動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常律的形狀和簡體字類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常律的漢字寫法沒有明顯的變化,仍然是基于象形字演變而來的形狀。雖然筆劃的順序和數量有細微變化,但整體上看,與現代簡體字的形狀基本相似。 例句 1. 他遵守常律,每天早上都會去跑步鍛煉身體。 2.自然界中存在許多常律,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研究來了解它們。 組詞 常律在構詞中也常常被使用,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彙,如: 常理(cháng lǐ):常常存在的道理、規律。 常态(cháng tài):經常出現或者保持的狀态。 常規(cháng guī):常常遵循的規定或者規範。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常規、常例。 反義詞:異常、特殊。 總結 常律表示經常出現的規律或者法則,常常用來描述自然界中的現象和人們的行為。該詞來源于古代象形字的形狀演變而來,繁體字形态與簡體字基本相似。常律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也與其意思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