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汚俗”。惡習;壞風氣。《書·胤征》:“舊染污俗,鹹與惟新。” 唐 元稹 《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丕變污俗,大蘇惸婺。” 清 林則徐 《曉谕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所患者污俗不回,頽波日沸。”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非種不鋤,良種不滋,敗羣不除,善羣不殖,自非躬執大彗以掃除故家汚俗,而望 禹 域之自完也,豈可得乎?”
“汙俗”是“污俗”的異體寫法,其中“汙”為“污”的異體字。該詞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字面含義
2. 組合詞義
3. 使用場景
注意:現代漢語規範寫法應為“污俗”,“汙”字已較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該詞帶有較強批判性,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汙俗(wū sú)一詞指的是不文明、庸俗、低俗的言行舉止。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汙”和“俗”。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漢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詞語。
拆分部首:氵(三點水) + 犬
使用筆畫:9畫
來源:由“虧”和“氵”組成,表示清潔失去,有污垢的意義。
繁體:污
古時候漢字寫法:
爿
月
例句:1. 這個地方非常汙穢,需要進行清理。
2. 言行上的自律能避免陷入汙穢的行為。
拆分部首:人 + 古
使用筆畫:9畫
來源:表示人的集合和代表性,與傳統觀念相關。
繁體:俗
古時候漢字寫法:
2. 彡 + 一 + 兒
3. 月 + 央
4. 盾 + 從
例句:1. 這個城市的民俗文化非常有特色。
2. 不要隨意迎合俗氣的風尚,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組詞:
1. 汙名:指某人因某種原因而名聲不好。
2. 俗套:指固定的常規、陳詞濫調。
近義詞:粗俗、庸俗、下流、低級、猥亵。
反義詞:高雅、文雅、典雅、雅俗共賞。
以上是對“汙俗”一詞的詳細解析,包括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關聯詞語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