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圍守的意思、圍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圍守的解釋

(1).包圍監守。《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及 鼂錯 已誅, 袁盎 以太常使 吳 。 吳 王欲使将,不肯。欲殺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圍守 盎 軍中。”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又 操 持部曲精兵七百,圍守宮闕,外託宿衛,内實拘執。”《梁書·呂僧珍傳》:“ 長沙 宣武王 時為 梁州 刺史, 魏 圍守連月,間諜所在不通, 義陽 與 雍州 路斷。”

(2).設圍防守。《資治通鑒·三國魏邵陵厲公正始六年》:“十二月, 漢 費禕 至 漢中 ,行圍守。” 胡三省 注:“ 魏延 鎮 漢中 ,實兵諸圍以禦敵,所謂圍守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圍守”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éi shǒu,包含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包圍監守
    指通過包圍的方式對目标進行監視或控制。例如:

    •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記載,袁盎被吳王派五百人“圍守”在軍中,即通過包圍實施監禁。
    • 漢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提到曹操“圍守宮阙”,指用兵力包圍并控制宮廷。
  2. 設圍防守
    指通過布置包圍圈進行防禦或警戒。例如:

    • 《梁書·呂僧珍傳》描述魏軍“圍守連月”,即通過包圍戰術長期駐防。
    • 王征南故事中,叛軍因“圍守怠緩”導緻李恢逃脫,體現包圍防守的漏洞。

二、應用與語境

三、例句參考

  1. “李恢揚言糧盡退兵,叛軍圍守怠緩”(出自《查字典》例句)。
  2. “吳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圍守盎軍中”(出自《史記》)。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用法,可參考《史記》《梁書》等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圍守

圍守是一個動詞,意思是包圍住并進行防守。

拆分部首和筆畫:

囗(圍):2畫

宀(守):3畫

來源:圍守是由“圍”和“守”兩個漢字組成的。圍表示包圍,守表示防守。

繁體字:圍守

古時候漢字寫法:圍守的古字形為「圍」,它是一種象形字,表示圍繞的形态。

例句:在戰争中,士兵們圍守了城市,不讓敵人獲得進入的機會。

組詞:圍攻、圍剿、圍堵、圍觀

近義詞:包圍、守衛、保衛

反義詞:解圍、放棄、撤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