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楮君的意思、楮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楮君的解釋

指紙。 宋 嶽珂 《桯史·周夢與釋語》:“士擲其報章於門而去。閽者白之,曰:‘正自乏楮君,就席以為室間書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楮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兩種解釋:

一、紙的代稱(常見釋義)

  1. 來源:楮樹(構樹)的樹皮是古代造紙的重要原料,因此“楮”被引申為紙的别稱。如宋代嶽珂《桯史·周夢與釋語》中記載:“正自乏楮君,就席以為室間書庋”,此處“楮君”即指紙。
  2. 其他别稱:古人也用“楮先生”“楮知白”等雅稱代指紙,如高啟《書博雞者事》中“連楮為巨幅”即以“楮”代紙。

二、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特殊釋義)

  1. 來源:據傳古代有一位名為“楮木”的人,因品行高潔受人尊敬,後人以“楮君”比喻道德操守純正者。不過這一說法在其他權威典籍中較少出現,可能屬于地域性或特定文獻中的引申用法。

綜合說明

建議在閱讀古籍時優先考慮“紙”的釋義,若涉及人物品評則需進一步考證上下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楮君》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君主或皇帝使用的楮紙。下面是關于《楮君》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木 - 筆畫:共有7畫 《楮君》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君主或皇帝使用楮紙作為書寫材料。楮紙是一種由楮樹的樹皮制成的紙張,非常適合書寫和保存。 在繁體字中,《楮君》的寫法是《櫨君》。 古時候,《楮君》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其含義和指代的對象仍然是君主或皇帝使用的楮紙。 以下是關于《楮君》的例句: 1. 禦筆親書,盡用楮君。 2. 楮君是古代君主喜愛的書寫材料。 組詞: 楮紙、楮樹、君主、皇帝 近義詞: 禦筆、官筆、玉簡 反義詞: 布紙、竹簡、竹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