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戒的意思、鏡戒的詳細解釋
鏡戒的解釋
亦作“ 鏡誡 ”。可以借鑒,使人警惕的自然景象或人事。 漢 應劭 《風俗通·十反·趙相汝南李統》:“昔聖帝明王莫不歷象日月星辰以為鏡戒。”《後漢書·寇恂傳》:“今君所将,皆宗族昆弟也,無乃當以前人為鏡戒。”《後漢書·馮勤傳》:“忠臣孝子,覽照前世,以為鏡誡。”
詞語分解
- 鏡的解釋 鏡 (鏡) ì 用來映照形象的器具:鏡子(亦指“眼鏡”)。鏡台。鏡匣。鏡奁。銅鏡。穿衣鏡。 利用光學原理制造的各種器具,上面的鏡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鏡頭。鏡片。眼鏡。胃鏡。凸鏡。凹鏡。三棱鏡。望遠鏡。顯
- 戒的解釋 戒 è 防備:戒心。戒備。戒嚴。戒驕戒躁。 革除不良嗜好:戒除。戒煙。 佛教律條,泛指禁止做的事:戒刀。戒尺。齋戒。 準備:戒途。戒裝。 古同“界”,界限。 筆畫數:; 部首: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鏡戒”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借鑒過去的人或事作為警示、教訓,也可泛指具有警示意義的事物。以下為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字面拆解:“鏡”指鏡子,象征對照、反思;“戒”意為警戒、防備。合指通過對照他人或曆史的經驗,形成自我警示。
- 現代用法:多用于書面語境,強調從曆史或他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例如:“過去不認真學習,可作今天的鏡戒。”
2.詞源與曆史用例
- 文獻出處:最早見于漢代典籍。如《後漢書·寇恂傳》提到“以前人為鏡戒”,主張以曆史為鑒。
- 擴展含義:古人認為自然現象(如日月星辰的運行)也可作為“鏡戒”,如《風俗通》中記載聖王通過觀察天象自省。
3.用法與變體
- 同義變體:亦作“鏡誡”,二者含義相同,常見于不同文獻中。
- 語境搭配:多用于勸誡、總結教訓的場合,如“引為鏡戒”“以為鏡誡”。
4.現代應用
- 適用範圍:適用于個人成長、組織管理等領域。例如企業以失敗案例為鏡戒,優化決策流程。
- 文化意義: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史為鑒”的智慧,與“前車之鑒”“殷鑒不遠”等成語内涵相通。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現代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詳見、2、4)。
網絡擴展解釋二
《鏡戒》的意思
《鏡戒》一詞是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分别是销(jìng)和戰(jiè)。它指的是一種用來看護眼睛的器具,即眼鏡。
拆分部首和筆畫
《鏡戒》的第一個字销(jìng)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并(丷)和目(目);它的總筆畫數為8。第二個字戰(jiè)則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心(心)和戈(戈);它的總筆畫數為7。
來源和繁體
《鏡戒》在日本和韓國也被廣泛使用,其日文發音為"めがね"(megane),韓文發音為"안경"(angyeong)。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鏡戒》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古代寫法往往與現代寫法相差較大。根據古代文獻和金石文研究,鏡字的古代寫法可能是鏡的上方加上一個"田"字形狀的淚滴,表示鏡面反射的光線;戒字的古代寫法可能是左右兩邊有兩個手形的手環。
例句
1. 他戴上鏡戒後,視野變得清晰了。
2. 她拿着一副鏡戒,看着自己的倒影。
組詞
鏡片、戒指、眼鏡盒。
近義詞
眼鏡、眼鏡框。
反義詞
裸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