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過分地愛溺。 漢 賈誼 《新書·禮》:“天子愛天下,諸侯愛境内,大夫愛官屬,士庶各愛其家。失愛不仁,過愛不義。故禮者,所以守尊卑之經,彊弱之稱也。”
(2).謙辭。猶錯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今蒙我翁過愛,擡舉成人,不煩役使,珍重多年,冥數得滿。”《紅樓夢》第八四回:“ 賈政 笑道:‘這也是諸位過愛的意思。’” 許地山 《<許地山選集>弁言》:“在睡着時,偶得 趾離 過愛,引領我到回憶之鄉。”
“過愛”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過分愛溺
指對他人或事物表現出超越正常程度的關愛,甚至達到溺愛的程度。這種過度關注可能導緻被關愛者失去獨立能力或産生負面影響。例如《新書·禮》中提到“過愛不義”,強調過度關愛會違背道義。現代用法中,該詞常被用來形容父母對子女的溺愛或情侶間的過度依賴。
謙辭(錯愛)
作為社交場合的謙辭,表示對他人的關愛或擡舉感到受之有愧。例如《紅樓夢》第八十四回中賈政說“這也是諸位過愛的意思”,即用此意表達謙虛。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如賈誼的《新書·禮》,最初強調“愛應有度”的倫理觀。後世逐漸衍生出謙辭用法,并在明清文學(如《紅樓夢》)中廣泛使用。
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新書·禮》《紅樓夢》等文獻,或通過查字典等工具進一步了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