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 時隱士,傳說曾行于 郕 之野,語 孔子 ,自言得三樂:為人,又為男子,又行年九十。事見《列子·天瑞》,又見《孔子家語·六本》。後用為知足自樂之典。《中州集·蘭泉先生張建》引 金章宗 賜 張建 詩:“從今晝錦蓮峯下,三樂休誇 榮啟期 。”
“榮啟期”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典故人物,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榮啟期是春秋時期的隱士,主要記載見于《列子·天瑞》和《孔子家語·六本》。據傳他在郕國郊野遇到孔子時,提出人生“三樂”:
後世将其作為知足常樂的典型象征,例如:
需注意存在兩種解釋差異:
建議研究該詞時優先參考《列子》《孔子家語》等原始文獻,現代解釋需注意辨析來源可靠性。
《榮啟期》是一個名字,意為在一段時間期限内獲得榮譽和成功。它可以表示一個人在某個特定時間段内獲得的榮譽和成就。
《榮啟期》這個詞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和十四個筆畫。
拆分部首:艹(草字頭部首)+ 口(口字旁)+ 月(月字底部旁)
拆分筆畫:草(艹,4畫)+ 口(口,3畫)+ 月(月,4畫)+ 口(口,3畫)
《榮啟期》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确定,它可能是一個人的名字或外號,也可能是一個團體或機構的名字。
《榮啟期》這個詞的繁體字為「榮啟期」。
由于《榮啟期》是一個名字,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會根據當時的流行和審美标準有所變化,沒有固定的古代寫法。
1. 他在大學期間展示了出色的學術成就,榮獲了《榮啟期》。
2. 他憑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音樂領域取得了***************,成為了一名《榮啟期》。
3. 她在商界掌握了獨特的商業智慧,被譽為《榮啟期》。
1. 榮耀
2. 發起
3. 期限
4. 啟示
5. 榮譽
1. 傑出
2. 輝煌
3. 成就
4. 勝利
5. 名譽
1. 失敗
2. 平庸
3. 辜負
4. 黯淡
5. 丢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