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榷酒的意思、榷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榷酒的解釋

即榷酤。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賦稅及鑄錢等狀》:“中書門下奏:據 楊於陵 等議狀,請天下兩稅、榷酒、鹽利等,悉以布帛絲綿等物充稅,一切不徵見錢者。” 清 方苞 《周官辨僞一》:“ 莽 立山澤、六筦、榷酒、鑄器,稅衆物以窮工商。”參見“ 榷酤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榷酒”是中國古代實行的酒類專賣制度,其核心是政府壟斷酒的生産和銷售,禁止民間私釀或交易。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二、曆史背景與實施形式

  1. 起源:始于漢武帝時期(公元前98年),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調節社會需求。
  2. 專賣形式:
    • 完全專賣:政府全程管控造曲、釀酒、運輸、銷售(如漢代)。
    • 局部專賣:僅壟斷關鍵環節(如宋代控制酒曲生産)。
    • 商人代營:特許商人經營并征稅(如唐代部分時期)。

三、目的與影響

四、曆史演變

五、相關文獻

唐代元稹《中書省議賦稅及鑄錢等狀》、清代方苞著作均提及榷酒政策,印證其曆史延續性。

榷酒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經濟政策,體現了政府對民生商品的控制與財政需求間的平衡,其形式隨朝代更疊不斷調整。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榷酒》的意思

《榷酒》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指代收取酒稅、掌管或管理酒類買賣的官職或機構的意思。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榷酒》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木(部首:木,筆畫:4)+ 酉(部首:酉,筆畫:7),共11個筆畫。

3. 來源

《榷酒》一詞最早出現于《後漢書·五行志上》,原意為收取酒稅的行政機構或官職。在古代社會中,酒稅是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并有專門的機構和官員進行征收和管控。

4. 繁體

《榷酒》在繁體中文中是「榷酒」。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榷酒」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含義基本相同。

6. 例句

他被任命為榷酒官,負責管理酒類的買賣和稅收征收。

7. 組詞

榷酒稅、榷酒官、榷酒市

8. 近義詞

征酒、稅酒

9. 反義詞

開酒、散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