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垂釣。 晉 潘嶽 《西征賦》:“徒觀其鼓枻迴輪,灑釣投網,垂餌出入,挺叉來往。”
(2).釣鈎上的食餌。《舊唐書·楊绾傳》:“夫以蝸蚓之餌雜垂滄海,而望吞舟之魚,不亦難乎!所以食垂餌者皆小魚,就科目者皆小藝。”
“垂餌”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釣魚的動作,即投放魚餌、等待魚上鈎的過程。
指釣魚時使用的誘餌,如蚯蚓、面團等。
“垂餌”既可指釣魚行為,也可指魚餌本身,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其用法多見于古典文獻,現代使用較少,但可通過比喻延伸至社會、人生等領域。
垂餌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垂”和“餌”兩個部分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土”和“食”,表示這個詞與土地和食物有關。垂餌的總筆畫數為11畫。
垂餌源自于古代釣魚技巧,意為将魚餌下垂于水中,以吸引魚類上鈎。繁體字“垂餌”也可以用來表示垂餌。
古代對垂餌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以“垂餌”來表示。這與現代的寫法相比,隻是在表現形式上稍有差異。
1. 釣魚者将垂餌慢慢下沉,等待魚兒上鈎。
2. 他手持長竿,娴熟地操縱垂餌,讓魚兒悄無聲息地上鈎。
1. 垂釣:指使用垂餌的方法進行釣魚。
2. 垂挂:物體懸挂在空中或垂直方向上。
3. 下餌:将餌料下放到水中或其他地方,以吸引動物。
1. 魚餌:與垂餌相同,主要用于吸引魚類。
2. 誘餌:與垂餌的意思類似,用來吸引動物。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是反義詞可以根據語境和具體場景來确定。例如,垂餌的反義詞可以是“收餌”或“沒有餌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