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冒;沖冒。 五代 楊夔 《創守論》:“冒履鋒鏑,涉歷險危,其取也既勞,其得也亦勤。”
“冒履”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mào lǚ,其核心含義為“頂冒;沖冒”,即不顧危險或惡劣環境而行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用法場景
多用于描述在危險、艱難環境中行動,如古代文獻中“冒履鋒鏑”(冒着刀箭危險)。
五代楊夔《創守論》
例句:“冒履鋒鏑,涉歷險危,其取也既勞,其得也亦勤。”
此句意為:冒着刀箭危險,經曆艱險,獲取的過程辛勞,所得也需勤勉維護。
現代用法
可用于比喻義,如“冒履困境”“冒履壓力”,但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文或書面語。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或《創守論》原文。
《冒履》這個詞出自《莊子·逍遙遊》。它表示勇敢地迎難而上,冒險去行動的意思。
《冒履》的部首是冒,它共有5個筆畫。
履是由卩和巳組成,它共有8個筆畫。
《冒履》源自中國古代的《莊子·逍遙遊》一篇,是莊子的哲學思想的具體化。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冒履」。
在古代,「冒履」的寫法為「冃履」。冃表示勇敢無畏,履表示踏實前行。
他勇敢地冒履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冒險、履行、履曆。
勇往直前、大膽向前。
畏首畏尾、膽小怕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