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幹枯的小水流。 唐 盧綸 《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詩:“徹底碧潭滋涸溜,壓枝紅豔6*照枯株。”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涸溜漢語 快速查詢。
“涸溜”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hé liū,意為幹枯的小水流。以下為詳細解釋:
字義拆解
文學用例
唐代詩人盧綸在《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中寫道:“徹底碧潭滋涸溜,壓枝紅豔照枯株。”此句以“涸溜”與“枯株”呼應,描繪出幹涸溪流滋養枯木的景象。
近義詞與反義詞
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境,日常口語中較少見,常見于描述自然景觀的幹涸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用法,可參考唐代詩詞集或權威詞典。
涸溜是一個漢字詞彙,常用于形容水流幹涸,也可以形容其他事物徹底消失或減少的狀态。
涸溜的部首是水(氵),涸的筆畫數為4,溜的筆畫數為10。
涸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坤卦》中的詞語“涸轍疐蒙”,意思是水流幹涸,車轍遇阻。後來,涸溜被單獨使用,表示水流幹涸或事物減少的意思。
涸溜的繁體字為「涸溜」,發音相同。
在古時候,涸的漢字寫作「涸」,溜的漢字寫作「流」,兩者分開寫作「涸流」。
1. 這片土地的河流在旱季都會涸溜一空。
2. 老人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迹,眼中流露出一縷涸溜的光芒。
涸澤而漁、溜走、深涸、涸漠、溜達。
幹涸、幹枯、枯竭。
洶湧、波濤、富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