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懲膺的意思、懲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懲膺的解釋

懲罰;讨伐。語出《詩·魯頌·閟宮》:“ 戎狄 是膺, 荊 舒 是懲。” 馬瑞辰 通釋:“膺,擊也。” ********* 《戰後之婦人問題》:“他說,懲膺 德國 的橫暴,他也認為必要,但不贊成戰争。”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 魏侯 常常糾合 關 東諸侯,欲與敝國為難,敝國君長将要加以懲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懲膺(chéng yīng)是漢語中的複合動詞,由“懲”與“膺”二字組成,其核心含義為“懲戒打擊”。據《漢語大詞典》解釋,“懲”本義為處罰、警戒,如《詩經·魯頌》中“戎狄是膺,荊舒是懲”的典故,體現對惡行的制裁;而“膺”原指胸腔,引申為承受或主動擔當,如《說文解字》注“膺,胸也”,在“懲膺”中特指對惡勢力的正面抗擊。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對侵略者或暴行的正義反擊,例如《後漢書》中“懲膺逆虜”的用法,強調通過武力手段遏制禍患。現代漢語中,“懲膺”一詞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領域仍保留其莊重色彩,常用于表達對重大惡行的系統性追責。

詞義演變方面,可參考《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注解:“膺”在先秦時期已具備“抗擊”的動詞屬性,與“懲”組合後強化了“以行動示警”的語義層次,形成“先懲戒後震懾”的雙重效果。

網絡擴展解釋

“懲膺”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及權威資料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懲膺”意為懲罰、讨伐,屬于聯合結構的動詞。其中:

    • “懲”:指處罰、警戒,如“懲惡揚善”;
    • “膺”:此處指擊打(非“承受”義),源自《詩經》注解中的通釋。
  2. 語源出處
    該詞最早出自《詩經·魯頌·閟宮》:“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學者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中明确解釋:“膺,擊也”,即“膺”為打擊之意。


用法與例證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詩經》原文及馬瑞辰、郭沫若的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骜猾阿傾别宥璧诰波蘿不聲不氣殘燈末廟車甲斥仙踹窩楚岸牀敷黜除單處黨語耽好等外品點蒼點除殿主鬥盆對口瘡防禦使飛禽走獸富安複印機孤岚汗漫紅利花咕朵槐膠彈子截斷衆流蹐門金錢癬眷幸君子動口不動手開府開素刻瑑庫若幹老吏劉長卿爐底貊槃謀詐青牋耆獻羣盲驲遽沙袋噬菌體壽文梳翎淌牌玩索巫音香絨巷市相知險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