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垂钓。 晋 潘岳 《西征赋》:“徒观其鼓枻迴轮,洒钓投网,垂饵出入,挺叉来往。”
(2).钓钩上的食饵。《旧唐书·杨绾传》:“夫以蜗蚓之饵杂垂沧海,而望吞舟之鱼,不亦难乎!所以食垂饵者皆小鱼,就科目者皆小艺。”
“垂饵”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指钓鱼的动作,即投放鱼饵、等待鱼上钩的过程。
指钓鱼时使用的诱饵,如蚯蚓、面团等。
“垂饵”既可指钓鱼行为,也可指鱼饵本身,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其用法多见于古典文献,现代使用较少,但可通过比喻延伸至社会、人生等领域。
垂饵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垂”和“饵”两个部分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土”和“食”,表示这个词与土地和食物有关。垂饵的总笔画数为11画。
垂饵源自于古代钓鱼技巧,意为将鱼饵下垂于水中,以吸引鱼类上钩。繁体字“垂餌”也可以用来表示垂饵。
古代对垂饵的汉字写法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以“垂餌”来表示。这与现代的写法相比,只是在表现形式上稍有差异。
1. 钓鱼者将垂饵慢慢下沉,等待鱼儿上钩。
2. 他手持长竿,娴熟地操纵垂饵,让鱼儿悄无声息地上钩。
1. 垂钓:指使用垂饵的方法进行钓鱼。
2. 垂挂:物体悬挂在空中或垂直方向上。
3. 下饵:将饵料下放到水中或其他地方,以吸引动物。
1. 鱼饵:与垂饵相同,主要用于吸引鱼类。
2. 诱饵:与垂饵的意思类似,用来吸引动物。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是反义词可以根据语境和具体场景来确定。例如,垂饵的反义词可以是“收饵”或“没有饵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