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計時器滴水。形容時光流逝。 唐 白居易 《待漏入閤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詩:“闇漏猶傳水,明河漸下山。”
“傳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該解釋源自古代計時工具“漏刻”的工作原理,即通過水滴的流動計量時間。唐代白居易在《待漏入閤書事奉贈元九學士閣老》詩中提到“闇漏猶傳水,明河漸下山”,直接以“傳水”暗喻時間的流逝。此用法多見于古漢語,強調時間不可逆的特性。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提到,“傳水”在古代指将水源從遠處運輸到需要之處的工作,現代可引申為傳播消息或知識的行為,強調傳遞過程中的責任和持續性。例如:“供水裝置由水槽、水鬥輥和傳水輥組成”,這裡“傳水”指機械結構中的水流傳遞。
提示:不同文獻對“傳水”的側重不同,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如需完整例句或學術引用,可參考查字典及白居易詩作。
傳水是一個成語,指代傳送消息、傳遞信息的意思。
傳水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10劃。
據考證,傳水一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楊震傳》中,用以形容人們傳遞信息的行動。
傳水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傳水」。
根據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時候傳水的寫法為「傳洠」。其中,“洠”是傳水的本義,表示水流、水勢。
1. 他們互相傳水,及時交換了最新的情報。
2.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很容易通過手機傳水。
1. 傳話: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傳遞消息。
2. 傳令:傳遞命令或指示。
3. 傳遞:将信息、物品等傳送到目的地。
1. 傳達:傳遞、傳送。
2. 傳遞:傳輸、傳送。
隱瞞:不傳遞、不公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