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斥事的意思、斥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斥事的解釋

指言其事。《漢書·翟方進傳》:“三光垂象,變動見端,山川水泉,反理視患,民人訛謡,斥事感名。三者既效,可為寒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斥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核心含義指被廢棄、被貶退的事務或職位,帶有明顯的被動處置意味。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用例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斥事(chì shì)

字面拆解:


二、古籍用例與語境分析

  1. 《後漢書·馮衍傳》:

    “斥事累年,志不申展。”

    解析:馮衍因政治失意被貶退多年,此處“斥事”指其遭罷免官職後賦閑的狀态,暗含懷才不遇的無奈。

  2. 《宋史·職官志》:

    “凡官吏有過,輕者罰俸,重者斥事。”

    解析:此處的“斥事”作為對官員的懲戒手段,意為“革除職務”,與“罷黜”“免職”同義。


三、近義詞辨析


四、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文本時。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建議使用“免職”“革職”“廢置”等現代詞彙。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3. 《二十四史全譯·宋史》,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

網絡擴展解釋

“斥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1. 基本解釋
    指言其事,即陳述或指出具體事件。該詞出自《漢書·翟方進傳》中的記載:“三光垂象,變動見端,山川水泉,反理視患,民人訛謠,斥事感名。三者既效,可為寒心。”

  2. 字詞分解

    • 斥:在古漢語中有“指出”“陳述”之意(如《漢典》解釋“斥”為“指出錯誤”),此處引申為明确表達。
    • 事:指具體的事件或事務。
  3. 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下的引用,屬于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部分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标注其讀音為chì shì。

  4. 擴展說明
    在《漢書》原文中,“斥事”與“感名”連用,強調通過陳述事件引發社會反響,體現古代對天象、自然異動與人事關聯的認知邏輯。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書》原文或權威古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案軌鞍铠闇書寶龜八字沒見一撇場商婵娟朝軸呈進抽樣調查代解典守吊夜疊句抵攔定理定亂飛刍轉饷奉公不阿福祜脯臘敢不承命古刹過卯骨突浩歎侯伯火聚交兵禁火辰金蘭之友蠲賦均方俊麗肯可頍弁窟籠哭踴裡兒淩殄臨閲柳芽蒙翳莫非睦劇撲簌千呼萬喚青春子全忠胊胊然姌姌山物聲名烜赫偷合苟容僞謬衛星通信地球站鮮德香繭小院夏熟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