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物寄人。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權德輿 《郴州換印因寄員外使君》詩:“緘題 桂陽 印,持寄 朗陵 兄。” 宋 王安石 《懷元度》詩之三:“不可持寄君,思君令人老。”
“持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持物寄人,即攜帶物品托付給他人。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文獻,如陶弘景《诏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中“不堪持寄君”,表達無法将山中白雲寄予君王的意象。
部分現代解讀(如培訓啦網站)認為該詞包含情感托付的抽象含義,但需注意這類解釋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傳統詞典仍以實物轉交為核心釋義。
《持寄》是一個漢語詞語,既可以作名詞,又可以作動詞。作為名詞時,指的是攜帶郵件或包裹進行郵寄的行為;作為動詞時,表示進行郵寄或郵寄物品。
《持寄》的拆分部首是「手」、「寸」,拆分後的筆畫依次為:11筆。
《持寄》這個詞的形成是由「持」和「寄」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其中,「持」意為握持、拿着,表示手中拿着物品;「寄」意為郵寄、送出,表示将物品寄出。
《持寄》的繁體字為「持寄」。
在古代,「持寄」的寫法并沒有明确規定,有時候會出現不同的寫法。例如,在《康熙字典》中,「持寄」的寫法為「持寘」,但現在更常見的寫法是「持寄」。
1. 我明天要去郵局把這封信持寄出去。
2. 客人将禮物持寄到了我的家裡。
持心、持久、持續、保持、持證、持有、寄信、寄包裹、寄快遞等。
郵寄、寄送、遞送。
收取、接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