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卧海的意思、卧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卧海的解釋

《三國志·魏志·管甯傳》:“天下大亂,﹝ 管寧 ﹞聞 公孫度 令行於海外,遂與 原 及 平原 王烈 等至于 遼東 。 度 虛館以候之。既往見 度 ,乃廬於山谷。時避難者多居郡南,而 寧 居北,示無遷志,後漸來從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玄 《傅子》:“ 寧 往見 度 ,語惟經典,不及世事。還乃因山為廬,鑿壞為室。越海避難者,皆來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後用以為典,有隱處之意。 唐 李白 《留别廣陵諸公》詩:“煉丹費火石,採藥窮山川。卧海不關人,租稅 遼東 田。”按,詩本 南朝 齊 謝朓 《郡内登望》詩:“方棄 汝南 諾,言稅 遼東 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卧海”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彙,其含義與隱逸避世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詞義來源

“卧海”出自《三國志·魏志·管甯傳》。東漢末年,管甯因天下大亂,與友人避居遼東,公孫度禮遇他,但管甯選擇居于偏遠之地以示無意參與紛争,後來越來越多避難的百姓追隨他,形成村落。這一典故被後人引申為“隱居避世”的代稱。

2.文學化表達

在詩詞中,“卧海”常與隱逸主題結合。例如:

3.深層内涵

該詞不僅指地理上的隱居(如海邊或偏遠之地),更強調一種精神層面的避世态度,即主動遠離政治動蕩或社會紛争,追求個人安甯。這與古代文人“大隱隱于市”的哲學形成對比,更偏向于“小隱”的選擇。

4.現代用法

如今“卧海”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日常口語較少使用。其近義詞可包括“歸隱”“遁世”,反義詞則為“入仕”“涉世”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相關詩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卧海》的意思

《卧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隱居在海邊或臨海的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卧海》的部首是“卩”(卩字包含了三個橫畫),它在漢字中常常表示“封皮”或者“把”。

《卧海》一詞總共有12筆。

來源

《卧海》這個詞來源于《尚書·禹貢》:“禹封夏屋,則辟東海;封夏屋,曰‘卧海’。”意思是禹封夏屋在東海,所以稱為“卧海”。

繁體

《卧海》的繁體字是「臥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卧海》的寫法為「臥海」。

例句

1. 他建了一座别墅,卧海而居。

2. 這座古鎮卧海環山,風景如畫。

組詞

卧海波、海卧山、卧海居、卧海亭、卧海樓

近義詞

臨海、沿海、海濱

反義詞

内陸、山區、陸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