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徹俎的意思、徹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徹俎的解釋

謂撤去祭祀時用以載牲的禮器。《國語·魯語下》:“祭 悼子 , 康子 與焉,酢不受,徹俎不宴,宗不具不繹,繹不盡飫則退。” 韋昭 注:“祭畢徹俎,不與 康子 宴飲也。” 唐 韋述 《對歸胙判》:“既而三獻,徹俎,肆屍還。” 宋 曾鞏 《賀元豐三年明堂禮畢大赦表》:“恩義兩得其當,情文皆盡其詳,徹俎雲初,均釐甚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徹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hè zǔ,屬于古代祭祀禮儀中的術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詞源與文獻用例

3.現代應用

4.相關延伸

總結來看,“徹俎”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特定動作,體現了禮儀的嚴謹性與程式性。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國語》等典籍或相關禮制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徹俎(chè zǔ)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徹底研究、了解”,形容對某個事物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彳”部,右邊是“者”部。總共有11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在古代,人們進行祭祀或宴會時,斬殺的牛、羊等動物會被放在一個木頭構造的盛器上,這個器具就叫做“俎”。而“徹”則指的是深入到底的意思。因此,“徹俎”這個詞就是指對某事進行徹底研究、了解的意思。 至于繁體字的寫法,一般是「徹」+「俎」。在古代寫法中,每個字的形态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形狀和構造是相似的。 以下是一些使用徹俎的例句: 1. 他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徹俎的研究,總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發現。 2. 要想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必須從徹俎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 3. 這本書是作者徹俎分析了很多案例後寫成的,值得一讀。 一些與徹俎相關的組詞有徹底、徹察、徹夜、徹反等。近義詞包括徹底研究、深入挖掘等,反義詞則可以是膚淺了解、粗略考察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