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彻俎的意思、彻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彻俎的解释

谓撤去祭祀时用以载牲的礼器。《国语·鲁语下》:“祭 悼子 , 康子 与焉,酢不受,彻俎不宴,宗不具不绎,绎不尽飫则退。” 韦昭 注:“祭毕彻俎,不与 康子 宴饮也。” 唐 韦述 《对归胙判》:“既而三献,彻俎,肆尸还。”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赦表》:“恩义两得其当,情文皆尽其详,彻俎云初,均釐甚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彻俎”是古代祭祀礼仪中的特定术语,指祭祀结束后撤去陈设祭品的礼器(俎)的仪式环节。其核心含义可分为两方面:

  1. 字义分解

    • “彻”通“撤”,意为撤除、撤去,《说文解字》释为“通也,从彳从攴”,引申为清理、结束;
    • “俎”为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盛放牲体的礼器,形似几案,多用青铜或木制,《诗经·小雅》有“为俎孔硕”的描述。
  2. 历史背景与应用

    此仪式属于周代礼制的一部分,常见于宗庙祭祀或重要典礼。据《礼记·祭统》记载,祭祀流程包括“陈俎”“献牲”“彻俎”等步骤,其中“彻俎”标志着祭祀主体环节的完成。例如《仪礼·特牲馈食礼》提到:“卒盥,彻俎,降筵”,即描述撤去祭器的动作。

  3. 相关延伸术语

    • “设俎”:与“彻俎”相对,指陈列祭品;
    • “告彻”:司仪宣告撤俎的环节,见于《周礼·春官》。

文献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彻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è zǔ,属于古代祭祀礼仪中的术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词源与文献用例

3.现代应用

4.相关延伸

总结来看,“彻俎”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特定动作,体现了礼仪的严谨性与程序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国语》等典籍或相关礼制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蜃八角帽蹩曳冲帝从徵丹贞地理睇目冻轮豆枕鹗荐法力无边梵襟锋镝余生奉旨阜通鼓风机谷响互见讲古嚼蔬劲刷谨阅计事拘唤狂厉揽撮懒妥妥麟牒乱嗣辘轳劫骡轿蚂螂孟潴庙寝木乾鸟栖鸟尽弓藏翩翩公子前首前提栖钓锲刀秋昊劝防权豪势要软答剌软嘴塌舌上德生臊瘦恹恹爽悟司天绦笼亡马问名五光十色乡年相位校绩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