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襆被的意思、襆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襆被的解釋

(1).用包袱裹束衣被,意為整理行裝。《晉書·魏舒傳》:“入為尚書郎。時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罷之。 舒 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載筆儒林多歲月,襆被 文昌 事 吳 越 。” 清 沉複 《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卿若願往,我先觀其家可居,即襆被而往,作一月盤桓何如?” 童士钊 《蘇報案始末記叙》:“事勢至此,殆非即日襆被出館不可。”

(2).鋪蓋卷,行李。 宋 李綱 《靖康傳信錄》卷一:“至 祥曦殿 ,則禁衛皆已擐甲;乘輿服禦,皆已陳列,六宮襆被,皆将升車矣。” 明 張煌言 《北征錄》:“導者見村中之遮餘,必謂事露,計不返顧,并餘襆被亦負之而趨。”

(3).專指被子。 清 曹寅 《凄涼犯·塞柝》詞:“寄語可憐子,貧家也有蒙頭襆被。”

幞被:用袱子包紮衣被,意為整理行裝。 唐 羅隱 《投寄韋右丞》詩:“幞被從誰起,持綱自此新。” 宋 蘇轼 《次韻林子中春日新堤書事見寄》:“東來寄食似孤雲,幞被真成一宿貧。”參見“ 襆被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襆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動詞用法
    指用包袱或布單包裹衣被,整理行裝,表示準備出行。例如《晉書·魏舒傳》記載“襆被而出”,即形容魏舒整理行裝後離開的場景。
    該用法在唐宋詩詞中常見,如宋之問《桂陽三日述懷》中“襆被文昌事吳越”,描述文人攜帶行裝赴任的情景。

  2. 名詞用法
    可指代鋪蓋卷或行李,如清代沈複《浮生六記》提到“襆被出館”,即攜帶行李離開住所。部分文獻中也特指被子。

二、字形與詞源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作品中,常見于描述官員赴任、文人遠行等場景,如“襆被前往”即收拾行李啟程。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作為書面語或曆史研究詞彙。

四、相關詞語

總結

“襆被”是一個兼具動作與物品指代的雙重含義詞彙,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意義,其核心内涵圍繞“整理行裝”展開,常見于曆史叙事與古典文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襆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襆被》(fú bèi)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來形容一種冬季的被褥。

拆分部首和筆畫

《襆被》拆分為:

部首:衣

筆畫:16畫

來源

《襆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在古代,襆被是一種常見的被褥,主要由棉花、羽毛等材料制成,用于冬天保暖。

繁體

《襆被》的繁體字為「襆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襆被」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一般保持相似。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更為繁瑣,但意義相同。

例句

1. 冬天到了,我喜歡裹着溫暖的襆被入睡。

2. 寒冷的夜晚,他用一條襆被為自己遮擋風寒。

3. 這床襆被是由中國傳統手工藝師傅制作的。

組詞

1. 解褡襆:指解開褡裢和襆被,表示放下做事。

2. 捧襆:指着襆被,表示贊揚、羨慕。

近義詞

1. 被褥:指用于蓋在身上或床上保暖的東西。

2. 棉絮:指用棉花等材料填充的被褥。

反義詞

1. 空氣:指沒有被褥或衣物遮擋的狀态。

2. 涼快:指沒有或少有寒冷感覺的環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