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于職守。舊題 漢 馬融 《忠經·觀風》:“夫如是,則天下敬職,萬邦以寧。” 鄭玄 注:“官務修政,人始獲安。”
“敬職”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勤于職守,強調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态度。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忠于崗位職責,嚴謹履行分内事務。例如古代文獻中描述的官員“官務修政”即體現這種精神。
詞源與經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馬融的《忠經·觀風》:“夫如是,則天下敬職,萬邦以甯”,意為官員若恪盡職守,國家便能安定。鄭玄對此注釋為“官務修政,人始獲安”,進一步強調官員治理的重要性。
現代應用
如今“敬職”常與“敬業”連用(如“敬職敬業”),用于形容職業人士的專業态度,例如形容翻譯、演員等職業群體對工作的投入。
字義解析
此詞多用于正式語境,常見于描述職業道德或評價工作表現,具有積極的價值導向。
《敬職》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對職務、工作表示尊敬和重視,也指對職責所需的義務和責任的敬重和充分履行。
《敬職》的部首是心,它由8個筆畫組成。
《敬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思想,強調對職務和責任的尊重與盡職盡責的态度,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繁體字為「敬職」。
在古時候,「敬職」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有一種古代寫法是「敬職」,表示對職務的敬重和盡職盡責的态度。
1. 作為一名公務員,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對職務的敬職精神。
2. 隻有全身心地敬職,才能充分發揮個人的價值。
1. 尊敬:對他人或事物表示敬重的态度。
2. 職責:指從事某個工作或擔任某個職務應具備的義務和責任。
3. 盡職盡責:指全力以赴地履行職責和義務。
4. 職業道德:指在從事某個職業工作過程中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盡責、恪盡職守、一心一意、勤勉、盡心竭力
草率、敷衍、馬虎、怠工、遊手好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