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于職守。舊題 漢 馬融 《忠經·觀風》:“夫如是,則天下敬職,萬邦以寧。” 鄭玄 注:“官務修政,人始獲安。”
"敬職"是一個現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恭敬、嚴肅地對待自己的職責或職務,勤勉盡責地完成本職工作。它強調對崗位的敬畏之心與高度的責任感。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說明:
本義為恭敬、尊重。《說文解字》釋:"敬,肅也",引申為态度嚴肅認真,心懷敬畏。在"敬職"中體現為對職責的鄭重态度。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指職務、分内應承擔的責任。《爾雅·釋诂》載:"職,主也",即主管的事務。
來源:《爾雅義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敬職"可拆解為"以恭敬之心履行職務",其具體内涵包括:
權威詞典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直接收錄"敬職",但"敬業"(第707頁)釋義為"專心緻力于學業或工作","敬職"與之近義,均強調對職責的專注與虔敬。
多用于正式文書、職業道德規範(如公務員守則、企業員工手冊),或表彰恪盡職守者的評語中。
語料參考:
"領導幹部應率先垂範,做到敬職、勤政、清廉。"
來源:《人民日報》社論《踐行初心使命需敬職擔當》(2020年10月)
"敬業"側重對行業或工作的整體熱愛(如"愛崗敬業");"敬職"更聚焦具體崗位職責的履行。
"盡職"指完成分内事,偏重結果;"敬職"強調履行過程中的敬畏态度,涵蓋動機與行為。
學術支持:
語言學者呂叔湘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指出,含"敬"的合成詞(如敬職、敬業)均蘊含"嚴肅對待"的語義特征。
來源: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商務印書館)
"敬職"承襲儒家"敬事而信"(《論語·學而》)思想,體現傳統倫理中"居其位,盡其責"的為政之道,與現代職業精神相融合。
文獻依據:
《論語·顔淵》:"居之無倦,行之以忠",朱熹注:"居位不倦怠,行事竭忠誠",與"敬職"内核一緻。
來源:《四書章句集注》(中華書局)
"敬職"是融合傳統倫理與現代職業規範的重要概念,其權威釋義需結合字源、語境及文化背景綜合闡釋,核心始終圍繞"以敬畏心履行責任"的職業态度。
“敬職”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勤于職守,強調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态度。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忠于崗位職責,嚴謹履行分内事務。例如古代文獻中描述的官員“官務修政”即體現這種精神。
詞源與經典引用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馬融的《忠經·觀風》:“夫如是,則天下敬職,萬邦以甯”,意為官員若恪盡職守,國家便能安定。鄭玄對此注釋為“官務修政,人始獲安”,進一步強調官員治理的重要性。
現代應用
如今“敬職”常與“敬業”連用(如“敬職敬業”),用于形容職業人士的專業态度,例如形容翻譯、演員等職業群體對工作的投入。
字義解析
此詞多用于正式語境,常見于描述職業道德或評價工作表現,具有積極的價值導向。
飑飑不次之位恻凄拆家精長門怨晨服大考當不起典象電鸷頂牛兒砥行對數函數楯墨鰪鱂墳封蜂王風中秉燭伏槽水杠梁廣潤王祼玉過氣鶴煙講頌簡核家史蠽蝒寖失虮蝨九阊麗姬靈知吏政邁達銘篆末産蕊簡三尹商飙館聲浪十鼠同穴首航衰殘樞筦蒜頭探伸甜和天器恬裕銅華推舟于陸望苴慰問團蚊幌五殖詳濟賢朋鞋籃西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