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洞天福地的意思、洞天福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洞天福地的解釋

道教對神仙及道士所居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合稱。後泛指名山勝境。 宋 陳亮 《重建紫霄觀記》:“道家有所謂洞天福地者,其説不知所從起,往往所在而有。” 清 吳骞 《扶風傳信錄》:“仙樂微聞,名花争艷,恍一洞天福地。” 包蕾 《豬八戒學本領》:“行近看時,更有那小橋臨澗水,奇石傍山門,青苔如毯,花香襲人,真個是洞天福地所在。”參閱《雲笈七籤》卷二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洞天福地”是道教中的核心概念,原指神仙居住的仙境,後泛指風景絕佳的名山勝境。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1. 詞源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記》,記載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體系。道教經典《道迹經》與《真诰》也提及“洞天福地”的劃分,其觀念可追溯至東晉以前。

  2. 道教意義

    • 洞天:指山中有洞室通達天界,如《道迹經》稱“句曲山”為福地,認為居此可成仙。
    • 福地:強調地靈祥瑞,入此修煉可受福度世。兩者均位于幽僻深山,需有仙骨或誠心者方能得見。
  3. 現代比喻與用法
    後演變為成語,形容風景優美之地,如宋代陳亮《重建紫霄觀記》提到“所在而有”。語法上為聯合式結構,作賓語或定語,含褒義。

  4. 文化影響
    道教通過這一概念将自然景觀神聖化,如南嶽衡山的朱陵洞、青玉壇等均被列為洞天福地,體現了人與自然共修的哲學思想。

示例:
“如此洞天福地,倘得幾間幽室暫住,也不枉人生一世。”——魯迅《華蓋集續編》(注:此例見于,但部分網頁未提及,需結合其他來源綜合判斷)

如需了解具體洞天福地名單,可參考《洞天福地記》或道教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洞天福地的意思及相關信息

洞天福地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其意為神仙所居住的地方,也指美好的駐足之地或者是安樂的境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洞:水部,三畫

天:口部,四畫

福:示部,禸,4畫

地:土部,6畫

來源

洞天福地這個詞最早來源于《莊子·逍遙遊》:“周有大洞宮,有熊罴之饒者;其狀四方,其行不絕;四門不棧,無虛人之居。東方緻,曰執名;西方和,曰報名;南方命曰曾名;北方曰是名。”在古代宇宙觀念中,洞天福地被視為居住仙人的地方,形象描繪出一種優越、樂土之境。

繁體寫法

洞天福地(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洞:同洞字

天:同天字

福:同福字

地:同地字

例句

他把庭院打造得如同洞天福地,讓人流連忘返。

組詞

洞穴、天堂、福澤、大地

近義詞

仙境、樂土、桃源

反義詞

地獄、苦海、荒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