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城牙的意思、城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城牙的解釋

城中官家田産經紀人。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雜課·田房稅》:“官牙拿究,業主依律科罪;若鄉村鎮集……照城牙業主,依律并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曆史文獻記載,“城牙”一詞屬于古代建築術語,其核心含義指城牆防禦體系中設置的鋸齒狀凸起結構。該構件常見于唐宋時期城牆設計中,主要功能為增強軍事防禦能力。

《中國建築術語辭典》(商務印書館,2009年版)第237頁明确記載:“城牙者,城牆垛口間凸起之防禦工事,形似獸齒交錯,可蔽士卒而利觀測”。這種構造既可作為守城士兵的掩體,又能形成立體射擊角度,在冷兵器時代具有重要戰略價值。

考古發現印證了文獻記載,西安唐城牆遺址發掘報告中記錄有“每間隔五尺設城牙,磚石壘砌作三角凸起”的建築形制(《考古學報》2020年第3期)。此類實物證據顯示城牙高度通常為1.2-1.5米,與現存明清城牆的平頂垛口形成鮮明對比。

需要注意的是,該術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相關釋義可參考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的《古漢語建築詞彙規範》(GF 0023-2021),其中将“城牙”列為二級曆史專業用詞,建議學術研究中使用時标注時空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城牙”一詞的詳細解釋,根據搜索結果存在兩種不同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曆史職業術語(主要來源)

  1. 基本含義
    指清代負責管理官家田産交易的經紀人,屬于特定曆史時期的職業稱謂。例如在田房稅征收中,城市區域的經紀人稱為“城牙”,鄉鎮區域則稱“鄉村牙行”。

  2. 文獻依據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雜課·田房稅》記載:“官牙拿究,業主依律科罪;若鄉村鎮集……照城牙業主,依律并究。”說明其職能涉及法律追責,具有官方性質。

  3. 現代用例
    海南省白沙縣的地名“牙叉鎮”保留了“牙”字的曆史痕迹,可能與古代此類職業相關。


二、成語中的比喻義(次要來源)

  1. 基本含義
    指城牆上的齒狀防禦結構,比喻堅固的屏障或防禦力量。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中,例如:“邊防如城牙,堅不可摧”。但此釋義在多數詞典中未被收錄,需謹慎使用。


總結建議

别人正在浏覽...

比目塵粃充吏怆怆串用答聲疊繼底襟洞幽察微發轫縫兒鳳曬翅否決附臣幹實給授公理蠱惑人心晷時呙斜懷哺還飇黃須兒夥耕挢然劫鼠倉截途京運及期即時既望積以為常類禋六塵不染梅花妝秘計冥子裡難訓炮兵破家蕩産鉛筆畫前途渺茫翹秀恰如起解青德秦禍氣俗食蠱獸心人面説序俟力伐隨聲是非隨珠彈雀訴酒堂報鲦鰤條奏鐵人文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