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截途的意思、截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截途的解釋

當道,攔路。 清 陳夢雷 《西洋貢獅子賦》:“截途而 魏 師驚,寫狀而 林邑 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截途"是古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中途攔截或阻斷道路。根據《漢語大詞典》和《古代漢語詞典》的釋義,該詞可作如下解析:

一、本義溯源

"截"字本義為切斷,《說文解字》釋作"斷也",引申為阻攔、攔截;"途"即道路。二字結合後形成"截途"的動賓結構,字面指在行進道路上實施阻隔。例如《三朝北盟會編》載有"金兵截途"的記載,描述軍事行動中對交通要道的封鎖。

二、引證解釋

在具體語用中多指突發性的攔截行為。明代《警世通言》第二十卷記載:"行至半途,忽被強人截途",此處特指盜匪對行旅的突然劫持,強調事件發生的意外性與阻斷性。清代《醒世姻緣傳》第三回亦有類似用法,用以描述官道上的非法盤查。

三、相關詞彙辨析

與"截道""攔路"等近義詞相比,"截途"更側重對整段行進路線的控制,常見于史書及話本小說中,現代漢語已鮮少使用。清代《通俗常言疏證》将其歸入"阻截類"詞彙,與"截殺""截擊"構成同語義場詞彙群。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三朝北盟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警世通言》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截途”是一個漢語成語,發音為jié tú,其基本含義是阻斷他人的道路或行動,使其無法繼續前進。以下是詳細解釋與相關信息:


一、基本含義

指在他人行進途中突然阻攔,既可用于字面意義的“當道、攔路”,也可比喻阻止他人的計劃或進展。


二、詳細解析

  1. 字面意義
    表示通過物理手段阻斷道路,如設置障礙或直接攔截。例如清代陳夢雷《西洋貢獅子賦》中描述:“截途而魏師驚”,即通過攔路使敵方受驚。

  2. 引申意義
    比喻在他人行動或計劃的關鍵時刻進行幹預,導緻無法順利進行。例如商業競争中截斷對手資源、人際交往中阻礙他人目标等場景。


三、使用場景


四、出處與示例


五、現代用法提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書面語或特定修辭場景。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使用近義詞如“攔路”、“阻截”等。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古典用法或具體文獻背景,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熬清守談聱齖百達柱白鷗傍明鄙抱冰川并線長麾常民赤駁充虛純度打拱敦煌市耳聽八方梵衆非難豐昌拂然服霧高級中學官爵孤獨矜寡晷度合浦魂構讦露靜兀兀季叔決善絶嶮課習獵馬令威綸組節束民訟飄溺普濟嵌窞遣還峭措翹首引領青蓮冠齊嚴山鬟升子釋奠十分事慮水飯淘氣鬼特許橐臯萬形微種五尺之僮箱兒裡盛隻祥練香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