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誠潔的意思、誠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誠潔的解釋

(1).衷心純潔。《大戴禮記·文王官人》:“誠潔必有難污之色。”

(2).真誠明潔。 唐 韓愈 《明水賦》:“于以表誠潔,于以戒荒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誠潔"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具有雙重文化内涵。《漢語大詞典》指出該詞最早見于《禮記·郊特牲》中"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謂之郊。牲用骍,尚赤也;用犢,貴誠也"的記載,其中"貴誠"即強調祭祀時内心的純粹。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個維度:

一、真誠無僞的本性特質 "誠"字本義為"信也"(《說文解字》),指言行一緻的真實狀态。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強調"誠者,真實無妄之謂",這種特質延伸至道德領域,構成儒家"誠者,天之道也"的哲學基礎。

二、潔淨純粹的行為準則 "潔"字取義于"瀞(淨)也"(《說文解字》),《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即用此義。在實踐層面既指外在儀容的整潔,更強調内在操守的清廉,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評價屈原"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三、禮儀實踐的具體要求 《禮記·祭統》明确提出"齊(齋)者精明之至也,然後可以交于神明也",這種祭祀前的沐浴齋戒制度,正是"誠潔"在禮儀程式中的具象化表現。明代丘濬《大學衍義補》更将"緻誠潔"列為國家祭祀的重要準則。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仍保留着道德評價功能,《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釋為"真誠而廉潔",常用于評價人物的品德修為。在語言應用中常見于"誠潔之士""誠潔可風"等褒義表達,體現了中華文化中對德性修養的持續關注。

網絡擴展解釋

“誠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多個角度進行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道德品質
    結合“誠”(真實、守信)與“潔”(清白、無瑕),表示言行正直、真誠守信的品質,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修養。如《大戴禮記》提到“誠潔必有難污之色”,指内心純潔者不易受外界污染。

  2. 警示與教化作用
    唐代韓愈在《明水賦》中以“于以表誠潔,于以戒荒怠”表達通過真誠明潔的行為警示怠惰之風。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使用案例,可參考《大戴禮記》、韓愈文集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頁窗剝廬悲泣表旗丙明剝奪不失時機財賄承業池田蹙境倒裳索領地雞短淺獨酌迩言二姚犯患發寤負阻不賓供過于求官斛貫氣扢扠豪蘇膩柳黃羊賄讬見風賤走積甲山齊雞黍約掎蹠極重難返慨懑浪然蠟沈立定腳跟亂命亂真滅迹蓦路人南诏内定内州胚根篷帳破啼破題酺會三鹿為奔三品秀才上用苫席神虬食車屍鸠之平絲柎提前讬根項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