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崇曠的意思、崇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崇曠的解釋

高大寬敞。 唐 韋應物 《莊嚴精舍遊集》詩:“精舍何崇曠,煩跼一弘舒。” 元 戴良 《遊龍山》詩:“佛廬既崇曠,雲閣復高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崇曠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崇”與“曠”二字組合而成,主要形容空間或場所的高大、開闊與空遠。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及文獻用例角度詳細闡釋:

一、核心釋義

  1. 高大而空闊

    “崇”本義指山高(《說文解字》:“崇,嵬高也”),引申為高大、崇高;“曠”意為空闊、遼遠(《說文解字》:“曠,明也”,引申為開闊)。二字結合後,強調空間上的高聳寬廣感,如形容山勢、建築或自然景觀。

    例證:明代徐弘祖《徐霞客遊記》載:“洞頂崇曠,垂柱紛披”,描繪溶洞頂部高闊、鐘乳石垂懸的景象。

  2. 恢弘超逸的氣度

    引申用于形容人的胸襟或氣魄宏大超脫。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評述人物“志量崇曠”,即指其志向與氣度恢弘深遠。


二、字源與構詞分析

單字 本義 引申義 構詞作用
山高大(《說文》) 崇高、尊崇 強調空間高度
光明、開闊(《說文》) 空闊、超脫 強調空間廣度

複合詞“崇曠”屬并列結構,融合“高”與“闊”的雙重意象,多見于古代詩文與地理志書。


三、古籍文獻用例

  1. 《水經注·江水》(北魏·郦道元)

    “兩岸連山,略無阙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雖未直用“崇曠”,但“重岩疊嶂”的雄渾景象與此詞意境相通,後世注家常以“崇曠”類比此類山水描寫。

  2. 《明史·輿服志》

    記載宮殿建造需“規制崇曠,以彰天威”,指宮廷建築需體現高大開闊的威嚴氣象。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崇曠”屬書面雅詞,常見于: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
  4. 《明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崇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 “崇”指高大、崇高,如“崇山峻嶺”;“曠”意為空曠、寬闊,如“地曠人稀”。組合後形容事物高大寬敞的物理特征。
    • 例:唐代韋應物《莊嚴精舍遊集》中“精舍何崇曠”,元代戴良《遊龍山》“佛廬既崇曠”,均描述建築或自然景觀的宏偉開闊。
  2. 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提到“崇曠”可引申為追求高遠志向與卓越境界,強調不滿足于平凡,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二、使用場景

參考資料

綜合多個來源,建議優先參考古籍用例(如、3、6)以準确理解本義。若需抽象含義,可結合權威詞典進一步查證。

别人正在浏覽...

闆榻包羞忍恥充餒廚珍此屬錯支剌淡豔道員釣車低歹房主風從分星劈兩高縱狗腿子鬼炊猾吏荒古歡駭火光沖天嚼齶捶床解玉穽房絶塵決事比角逐居間俊嬌可否口子寬假辣辣良哲靈署犂牛之子呂仙茅旌民膏募役畮鐘撓曲跑紅抛堶否運虔切氣脈懃恪蛇蛟贳過雙方霜蕪天秩跳迸維口食蓊匌響鈔精銀相去無幾笑啞渫黩寫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