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崇旷的意思、崇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崇旷的解释

高大宽敞。 唐 韦应物 《庄严精舍游集》诗:“精舍何崇旷,烦跼一弘舒。” 元 戴良 《游龙山》诗:“佛庐既崇旷,云阁復高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崇旷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崇”与“旷”二字组合而成,主要形容空间或场所的高大、开阔与空远。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分析及文献用例角度详细阐释:

一、核心释义

  1. 高大而空阔

    “崇”本义指山高(《说文解字》:“崇,嵬高也”),引申为高大、崇高;“旷”意为空阔、辽远(《说文解字》:“旷,明也”,引申为开阔)。二字结合后,强调空间上的高耸宽广感,如形容山势、建筑或自然景观。

    例证:明代徐弘祖《徐霞客游记》载:“洞顶崇旷,垂柱纷披”,描绘溶洞顶部高阔、钟乳石垂悬的景象。

  2. 恢弘超逸的气度

    引申用于形容人的胸襟或气魄宏大超脱。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评述人物“志量崇旷”,即指其志向与气度恢弘深远。


二、字源与构词分析

单字 本义 引申义 构词作用
山高大(《说文》) 崇高、尊崇 强调空间高度
光明、开阔(《说文》) 空阔、超脱 强调空间广度

复合词“崇旷”属并列结构,融合“高”与“阔”的双重意象,多见于古代诗文与地理志书。


三、古籍文献用例

  1. 《水经注·江水》(北魏·郦道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未直用“崇旷”,但“重岩叠嶂”的雄浑景象与此词意境相通,后世注家常以“崇旷”类比此类山水描写。

  2. 《明史·舆服志》

    记载宫殿建造需“规制崇旷,以彰天威”,指宫廷建筑需体现高大开阔的威严气象。


四、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崇旷”属书面雅词,常见于: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
  4. 《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崇旷”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 “崇”指高大、崇高,如“崇山峻岭”;“旷”意为空旷、宽阔,如“地旷人稀”。组合后形容事物高大宽敞的物理特征。
    • 例:唐代韦应物《庄严精舍游集》中“精舍何崇旷”,元代戴良《游龙山》“佛庐既崇旷”,均描述建筑或自然景观的宏伟开阔。
  2. 引申含义
    部分词典(如)提到“崇旷”可引申为追求高远志向与卓越境界,强调不满足于平凡,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

二、使用场景

参考资料

综合多个来源,建议优先参考古籍用例(如、3、6)以准确理解本义。若需抽象含义,可结合权威词典进一步查证。

别人正在浏览...

摆拽邦节並頭叢踣鉄布褐称诩冲塞出题存款单打价单词佃客蠹叶非薄干冬高歌沟涧苟贪贯世雇夥骨肉亲号嘶简称江州车建家荆歌枃降谨律疾甚籧筐刻舟求剑夸节壼范理诵癃疾埋堙门联末秋母教男儿潘郎鬓炮火跑坡砌块清会骑气杀衣缩食扇筤绳督生口尸蜡噬犬贪赃坏法陶版痛口筒子皮魋翕脱空蚊雷香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