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包羞忍恥的意思、包羞忍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包羞忍恥的解釋

忍受恥辱,表示氣量大。 唐 杜牧 《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宋 邵博 《聞見後錄》卷二三:“臣顧惜祿位,為妻子計,包羞忍恥,尚居方鎮。”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女子能留身後名,包羞忍恥漫公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包羞忍恥”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1. 釋義
指容忍羞愧與恥辱,形容人胸懷寬廣、能承受屈辱。其中“包”意為包容,“忍”指忍耐,強調在逆境中保持氣節或隱忍待機。

2. 出處
出自唐代杜牧《題烏江亭》詩句:“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借項羽烏江自刎的典故,表達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的觀點。

3. 用法與結構

4. 例句與延伸
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詩》曾用:“女子能留身後名,包羞忍恥漫公卿。”,說明該詞不僅用于男性,也可形容女性隱忍堅韌的品格。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5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包羞忍恥》這個詞的意思

《包羞忍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因為羞恥而忍受、忍耐。形容對自己的錯誤或者丢臉的事情感到慚愧和想法作出努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包羞忍恥》的拆分部首是「巳」和「心」。其中「巳」是指日字邊旁,「心」是指心字底部。整個成語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

《包羞忍恥》最早來源于《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其人以言曰‘不為人臣’,&(持)之是言有矣。”後來成為一個獨立的成語。

繁體

繁體字為「包羞忍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在一些部分上與現代有所不同。無法提供準确的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他犯了一個大錯,但他願意為自己的錯誤包羞忍恥。

組詞

包容、羞愧、忍耐、願望、丢臉

近義詞

承認錯誤、面對困難

反義詞

不知羞恥、無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