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幢幢的意思、幢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幢幢的解釋

(1).羽毛下垂貌。多用以形容羽飾之盛。《文選·張衡<東京賦>》:“鼖鼓路鼗,樹羽幢幢。” 薛綜 注:“幢幢,羽貌。” 明 王錂 《春蕪記·獻賦》:“雲翔,翠蓋幢幢,繡服輕盈,珮環飄颺。”

(2).高而團簇籠覆貌。 唐 元稹 《松樹》詩:“ 華山 高幢幢,上有高高松。” 清 王士禛 《望龐居士山》詩:“雲煙杳杳樹幢幢,消息憑誰問 老龐 ?”

(3).回旋貌;晃動貌。《三國志·魏志·管辂傳》:“有飄風高三尺餘,從申上來,在庭中幢幢回轉,息以復起,良久乃止。” 唐 鮑溶 《途中旅思》詩:“天光見地色,上路車幢幢。” 清 龔自珍 《鳳栖梧》詞:“坐暖一方屏底月,背人燈影幢幢滅。” 柳青 《銅牆鐵壁》第八章:“天一黑,家家戶戶開始堅壁東西了。到處院裡燈籠火把,人影幢幢。”

(4).往複不絕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陳上美》:“設有白璧,入地不滿尺,出土無膚寸,雖 卞和 幢幢往來其間,不失者亦鮮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幢幢"是一個具有形象感的漢語疊詞形容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搖曳不定、晃動的樣子: 這是"幢幢"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和最核心的含義。它常用于描繪光線、影子或某些物體在風中或昏暗環境中輕輕搖晃、閃爍不定的狀态。

    • 典型用例:
      • 燭影幢幢: 形容蠟燭火焰或燭光投射的影子搖曳不定。例如:"夜深人靜,燭影幢幢,更添幾分寂寥。"(參考來源:漢典網 - https://www.zdic.net/hans/幢幢
      • 樹影幢幢: 形容月光或燈光下,樹木枝葉的影子隨風晃動。例如:"月光穿過枝葉,在地上投下幢幢樹影。"(參考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鬼影幢幢: 形容在昏暗、陰森的環境中,仿佛有鬼魅的影子在晃動(常帶有恐怖或神秘的氛圍)。例如:"傳說那座古宅裡常常鬼影幢幢。"(參考來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 文學作品用例)
  2. 羽毛下垂的樣子(古義): 這是"幢幢"在古漢語中的較早含義,源于其本義與旗幟、儀仗("幢"的一種含義)上的裝飾物(如羽毛)有關。這個含義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單獨使用,但在理解其詞源和閱讀古籍時會遇到。

    • 古籍用例: 如唐代李賀的《感諷六首》其五中有"幢幢脆葉"之句(雖然此處形容樹葉,但用"幢幢"可能仍帶有下垂、低垂的意味)。(參考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務印書館)

"幢幢"的核心意象是晃動、搖曳、模糊不清。在現代語境下,它主要用于描述光影或物體輪廓在特定環境(如昏暗、有風)下呈現出的不穩定、晃動的視覺狀态,常帶有朦胧、幽暗甚至陰森的氛圍。其古義"羽毛下垂貌"雖不常用,但有助于理解該詞的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幢幢”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幢幢”有兩種讀音,對應不同含義:

  1. chuáng chuáng(主流讀音)

    • 本義:古代儀仗用旗幟的垂飾形态,最初形容羽毛下垂的繁盛之貌。
    • 引申義:
      • 晃動、搖曳:如“人影幢幢”,形容影子搖晃的景象。
      • 高聳簇擁:用于描述物體高而密集的形态,如“華山高幢幢”。
      • 回旋往複:如風或物體旋轉的動态。
  2. zhuàng zhuàng(方言或量詞用法)

    • 量詞:表示房屋的數量,如“一幢幢樓房”。

二、古籍與文學用例

  1. 《東京賦》:“樹羽幢幢”描述儀仗旗幟的華美。
  2. 唐·鮑溶詩:“上路車幢幢”形容車馬行進時的動态。
  3. 清·龔自珍詞:“背人燈影幢幢滅”描繪光影搖曳的畫面。

三、常見誤讀與辨析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引用或方言差異,可參考《漢典》或《說文解字注》。

别人正在浏覽...

安詳恭敬白小被服辯悟碧眼胡兒不虞之譽財欲長兼長辔遠馭敕封瘛瘚從死黨輩頂名替身蹲安反故封狐高構高裡寒苦弘彰郊望進退路窮進賢星巾絮君子行具圃聚足開複曠禮郎選蘭室鱗莖鸾林謾視孟槐鳴雨鵬張平津閣匍匐親覽腃發人民群衆濡泃傷感少司命沈雜詩澀耍花舌子餹餭天荒地老頭水違禮問恤五鼓汙濫五虐無義草謏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