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郊望的意思、郊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郊望的解釋

古帝王祭天與日月星辰山川之禮。《淮南子·人間訓》:“聖王布德施惠,非求其報於百姓也;郊望禘嘗,非求福於鬼神也。” 高誘 注:“郊,祭天;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漢書·王莽傳上》:“ 成王 之於 周公 也……賜以附庸 殷 民六族,大路大旂, 封父 之繁弱, 夏後 之璜,祝宗蔔史,備物典策,官司彜器,白牡之牲,郊望之禮。” 顔師古 注:“郊即祀上帝於郊也。望謂望山川而祭之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郊望”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祭祀禮儀,由“郊”與“望”兩部分構成,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郊望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及山川的儀式。其中:

    • 郊:指在郊外祭天(如南郊祭天、北郊祭地);
    • 望:指遙望并祭祀日月星辰、山川等自然神靈。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淮南子·人間訓》:“聖王布德施惠……郊望禘嘗,非求福於鬼神也。”東漢學者高誘注:“郊,祭天;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另《漢書·王莽傳》亦載周成王賜周公“郊望之禮”。

  3. 延伸說明
    郊望屬于古代“五禮”中的吉禮,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帝王通過此類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同時彰顯統治合法性。

  4. 相關術語
    常與“禘嘗”(宗廟祭祀)并稱,合稱“郊望禘嘗”,泛指國家層面的重大祭祀活動。

注:因權威資料較少,以上解釋主要依據《淮南子》及漢代注釋文獻。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禮記》《周禮》等禮制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郊望:一個寓意深遠的詞

郊望,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由“郊”和“望”組成。它在漢字中的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辶和十。

“郊”字的部首是辶,辶是表示“走”的意思。辶部在漢字中通常出現在與行動、移動相關的字中,象征着離開家鄉向遠方出發的意思。

“望”字的部首是十,代表着十字形的物體。它表示向某一方向看去的動作,可以理解為遠方的目光或希望。

詞語“郊望”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詩詞中。他們喜歡以自然景色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和願望,用“郊望”來形容遠離塵嚣、追求理想或尋求希望。

在繁體字中,詞語“郊望”并沒有特别的變化,仍然是相同的形狀和結構。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有一種較早的寫法是将“郊望”分為兩個獨立的字“郊”和“望”,分别寫在兩個句子中,表示在離家遠行時向外看望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包含詞語“郊望”的例句:

1. 我站在山頂,郊望着遙遠的彼岸。

2. 冬日的晨光灑滿田野,給人一種甯靜的郊望。

3. 在這個繁忙的都市裡,我常常懷念郊望、自然的生活。

與“郊望”相關的一些詞語或成語如下:

1. 遠望:表示從遠處向前看,希望或追求遠大目标。

2. 山岚:指山間的薄霧,與郊望一同出現,增添詩意。

3. 迷失:與郊望相反,表示迷失方向或迷茫的狀态。

總之,郊望是一個具有深遠寓意的詞語,常被用來表達對未來的期許與向往。無論是古代文人還是現代人,都可以通過郊望來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希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