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登階時一步一并。《禮記·曲禮上》:“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孔穎達 疏:“聚足,謂每階先舉一足,而後足併之,不得後過前也。”
“聚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本義(禮儀動作) 出自《禮記·曲禮上》,指古代登台階時的規範動作:每上一階時,需先将一隻腳邁到上一級台階,另一隻腳跟上并攏,再繼續邁步。孔穎達對此注解為“每階先舉一足,而後足併之,不得後過前也”,強調步伐的整齊和禮儀性。
二、其他釋義(需注意語境)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聚足”解釋為“聚集在一起,集中精力做某事”,但這種用法在古籍和權威文獻中未見直接對應,可能是對字面組合的引申理解或誤傳。建議優先以古籍中的禮儀動作為準。
《聚足》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聚集、集中在一起。它可以用來表示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情景,也可以描述某種力量或資源集中的狀态。
《聚足》由兩個部首組成:足(步部)和耳(耳部)。足為漢字的五筆部首之一,表示與腳、行走相關的含義;耳為漢字的十筆部首之一,表示與耳朵、聽覺相關的含義。
《聚足》共有11個筆畫。
《聚足》是一種漢字造字法名稱,是根據該詞的含義而命名的。在繁體中,它的寫法為「聚足」。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聚足」的形狀與現代略有差異。古代寫法中的足部更加簡化,呈現出一種古典的風格。
1. 人們前來觀看比賽,聚足一堂。
2. 這個地方彙聚了各地的人才,成為一個人才聚足的中心。
1. 聚集:意為聚在一起。
2. 聚會:意為相聚一堂。
3. 聚光燈:意為用于聚集光線的燈具。
4. 聚攏:意為集中在一起。
5. 聚寶盆:意為聚集財富的象征。
1. 聚會
2. 聚集
3. 聚攏
1. 分散
2. 散開
3. 分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