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志的意思、酬志的詳細解釋
酬志的解釋
亦作“酧志”。實現志願。 元 王實甫 《破窯記》第三折:“怕你得官酬志 漢 相如 ,倒做了好色荒淫 魯 秋胡 。” 元 鄭廷玉 《金鳳钗》第四折:“十年黃卷難酧志,二百青蚨卻立身。” 明 馮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常言道科發少年郎,俺如今酧志了春秋邁。”
詞語分解
- 酬的解釋 酬 ó 勸酒:酬酢。 用財物報答:酬勞。酬謝。酬金。報酬。 交際往來:應(宯 )酬。酬對。酬和(?)(用詩詞應答)。酬唱(用詩詞互相贈答)。 實現願望:壯志未酬。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 志的解釋 志 ì 意向:志願。志氣。志趣(志向和興趣)。志士(有堅決意志和高尚節操的人)。志學。 記,記在心裡: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記號:标志。 記載的文字:雜志。志怪(記載怪異的事)。 稱輕重,量長短、多
網絡擴展解釋
“酬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實現志願,常見于古典文學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酬:本義為“報答”或“實現願望”(如“壯志未酬”),在“酬志”中引申為“達成”之意。
- 志:指志向、志願。
組合後,“酬志”即通過努力使原本的志向得以實現。
2.用法與出處
該詞多見于元明戲曲及文學作品中,例如:
- 元·王實甫《破窯記》:“怕你得官酬志漢相如,倒做了好色荒淫魯秋胡。”
- 元·鄭廷玉《金鳳钗》:“十年黃卷難酬志,二百青蚨卻立身。”
- 明·馮惟敏《不伏老》:“常言道科發少年郎,俺如今酬志了春秋邁。”
3.注意事項
- 異體寫法:也作“酧志”(如《金鳳钗》中“酧志”與“酬志”混用)。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保留在古典文獻或特定文學表達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組詞或具體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戲曲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酬志(chóu zh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酬志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對于某人的志向、理想或努力給予響應、回報或激勵。
拆分部首和筆畫
酬字的部首是酉(酉字常用酒作為象形符號),共有8個筆畫。
志字的部首是心(心字代表心靈和思想),共有7個筆畫。
來源
酬志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康诰》這本古書。在古代,君主會酬謝那些為國家作出貢獻的臣子,以激勵他們更努力地為國家效力。逐漸演變為今天形容對他人的努力或理想給予回報或激勵的意思。
繁體
酬志的繁體字為酬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酬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其形狀更加複雜。志字的發展與酬字相似,但也有一些細微差别。具體的寫法因年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
例句
1. 這個獎勵是對他努力學習的酬志。
2. 老師的鼓勵是對學生刻苦學習的酬志。
組詞
酬勤(對勤奮努力的回報或激勵)
報酬(對于工作或服務的回報)
近義詞
報答、回報
反義詞
忽視、無視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