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論宣揚。《敦煌變文集·維摩诘經講經文(之四)》:“會中有二百天人,聞居士談揚,盡懷歡喜之心,皆獲旡生法忍。” 元 無名氏 《博望燒屯》第三折:“氣昂昂勒馬刺 顔良 ,刺 顔良 天下盡談揚。”
“談揚”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成語含義(現代常用義) 發音為tán yáng,由“談”(自誇)和“揚”(高舉/表揚)組合而成,形容言辭高傲自大、自我吹噓的行為。例如:“他在會議上談揚自己的功績,引起同事反感。”
二、古漢語含義 在《敦煌變文集》等文獻中,“談揚”指講論宣揚,屬中性描述。如元代戲曲《博望燒屯》中“刺顔良天下盡談揚”,意為對英勇事迹的傳頌。
使用注意:
談揚(tány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自謙自傲,自高自大。
談揚的部首是讠(讠是一個旁字),筆畫數為13。
談揚的來源較為模糊,目前沒有确切的資料記載。
談揚的繁體為談揚。
在古代,談揚的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他談揚的态度讓人無法接受。
談揚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談揚的近義詞包括:
談揚的反義詞包括:
【别人正在浏覽】